新发经济

要闻

科创板折戟后换道港交所,IPO能解威马“掉队”

时间:2022-07-08 09:22

  威马汽车递表港交所,为这个问题又增加了悬念。雷达财经威马之前,3月零跑汽车也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而哪吒、高合等车企均曾被曝将赴港上市。

  威马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其中显示,目前威马的主要股东中,创始人沈晖、王蕾夫妇共计持股30.82%,雅居乐持股6.46%,百度持股5.96%。

  威马汽车累计交付电动汽车83485辆。截至2022年4月底,自2018年9月推出首款车型以来,威马共计出售超98000辆电动汽车,而小鹏2021年一年的销量就有9.81万辆。

  海南海口市某充电站内的一辆威马EX5又出现自燃,这已是近年来威马被曝出的第11次自燃事故,且几乎都集中于EX5车型。其中就包括2020年收获百亿融资后一个月内的“五连烧”、2021年12月在郑州、海口、三亚的“四天三连烧”等。

  在威马的招股书中仍赫然写着:“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我们的W6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通过其在家庭或工作地点指定停车位自动代客泊车AVP功能实现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大批量量产电动汽车车型。”而L4级自动驾驶也是W6一直主打的宣传亮点。

  但早在去年31岁餐饮连锁品牌创始人林文钦因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发生事故不幸殒命后,就曾有业内专家介绍称,目前市场上所有车企都还停留在自动驾驶L2级别,严格意义上讲应称其为辅助驾驶,车主即使开启相应模式,手也不应离开方向盘。

  彼时甚至沈晖自己都在微博发文称:“没人在现阶段、有能力、做到全场景自动驾驶,包括威马。”这显然与威马官方的宣传口径相悖。

  此外,威马2017年就曾提出“128 战略”,即围绕着1个电子电器架构,研发2个车型平台,推出8款电动车。但至今公司迟迟未启动与产品力紧密相关的第二车型平台研发,目前威马旗下三款不同尺寸的 SUV,均基于第一代架构和平台。

  作为对比,小鹏基于研发的第二平台推出了B级轿车小鹏P7,使该款车型在设计、操控性、自动驾驶和续航里程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也让去年5月上市的P7, 已经取代最初上市的G3,成为了小鹏的主销车型。

  多重因素叠加下,威马汽车在同价位产品中的竞争力并不突出。

  “威马的产品定位是做新势力中的大众,即主打实用、亲民、高性价比的中价位电动车型。这个战略是稳妥的,但在整个激进的新势力阵营中显得有些保守,对于一些敢于尝鲜的用户来说个性与新鲜感略欠。”封士明对雷达财经表示,“对于保守用户来说,他们为何不选大众的ID.系列?”

  封士明指出,当下的威马缺少一款“抗鼎之作”。从2021年1月至今年4月的上险数来看,威马大部分月份的销量徘徊在3-4千辆之间,而南北大众的ID.系列,自去年4月发力以来,已经超过了威马,最高达到过8000辆。此前销量与威马接近的零跑,也在去年底有了飞跃,原因就在于“C11”在造型、智能化、性价比上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的关注和购买。

  “刚刚过去的5月,零跑销量突破万辆,进入第一阵营。芯片短缺与上海疫情对它的影响并不大,因为零跑专注于全栈自研和高度智能化。这说明市场竞争的核心还是产品和技术。”

  不过,封士明也表示,如果威马能把IPO的资金正确用到技术研发中,那么IPO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威马的销量危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一个全新出发的威马。”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亦称,IPO提供的资金会加快威马研发生产的步伐。“现在智能汽车还在发展初期,以后的路还很长,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只要威马选择了正确的技术路线,还是有机会重回第一梯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