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投、三峡领跑!上交所首批科创债成功发行
国新控股、上海国资也已分别提交25亿元和10亿元科创债的发行前备案,拟于近期发行。
投向科创前沿领域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首批科创债项目多为科创升级类发行人,募集资金用于助推升级现有产业结构,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从实际投向看,多为科创前沿领域,涉及多项发明专利,以高质量创新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国投集团科创债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医药医疗等产业,通过控股投资与基金投资“双轮联动”,投资了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充分发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作用;上海国资科创债将通过下属国鑫投资和国鑫创投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企业和生物医药领域企业,部分标的企业已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国新控股科创债主要投向云计算行业企业股权,支持数字经济科创领域。
三峡集团科创债主要投向的海上风电项目送出线路工程运用了世界最前沿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风电机组与风电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该技术已被列入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印发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重点任务;投向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项目具有多项世界之最,攻克了300米级特高拱坝温控防裂、全坝段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巨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围岩稳定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百万机组100%国产化。
华鲁控股科创债投向的项目采用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包含发明专利十余项、气化烧嘴在线)等),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复合结构的洗涤冷却管等)。
服务国家战略 聚焦科技低碳一带一路
值得关注的是,首批科创债项目大部分都贴了“双标”,例如三峡集团发行绿色科创债、广州港股份发行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债券、华鲁控股发行科技创新低碳转型债券、江苏永钢发行碳中和科创债、国新控股拟发行数字经济领域科创债,可以看出,科技创新能够驱动绿色、低碳转型、一带一路、数字经济联动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企业责任担当。
服务绿色发展战略方面,三峡集团科创债募投项目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清洁能源产业类别,能够大幅减少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的排放量。
服务低碳转型方面,华鲁控股募投项目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综合能耗可控制在94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较合成氨行业基准水平降低约40%,较行业标杆水平降低约30%,助推发行人进一步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加快低碳转型进度。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方面,广州港作为大湾区港口行业龙头,已开通120余条往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航线,覆盖印度、马来西亚等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州港股份科创债的发行将有益于加快广州港重大港口项目建设进度,为“一带一路”沿线核心港口枢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国新控股科创债投向的云计算行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够推动发挥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进一步支持产业数字化升级。
助力民企借助科创引擎赢发展
3月,证监会发文明确表示优先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发债募集资金,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勇攀科技高峰,尝试科创引擎提升发展动能。江苏永钢作为民营企业的“排头兵”,于5月25日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1亿元,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
江苏永钢本次发行的科创债募投项目是对富余的高炉煤气进行综合利用,运用了目前国内最具领先性的超高温亚临界发电技术,创新性地将以往仅应用于大型发电机组的高参数高效发电技术进一步小型化,克服了小容积流量机组提高汽轮机内效率、小主蒸汽流量计设计减少汽漏气流量的两大技术难点,具有大容量、输电损耗小的特点,将发电热效率提高到40%以上。
此外,该项目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节能环保产业类别,属于工业低碳改造类项目,预计年温室气体减排量能达到42.2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融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为本次债券出具了绿色认证报告,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不仅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更有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江苏永钢有关负责人杨恺表示,企业始终关注最新的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聚焦科技创新,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推动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化”“智能化”生产方式,正契合科创债和绿债要求。从此次发行结果来看,投资者由于募投项目的科创属性,认可发行人具备良好发展前景,发行票面利率5%,突破发行人直接融资历史新低。
市场人士同时表示,未来期待着更多民营企业能通过发行科创债融资在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上有所突破,也可以预见到科创债将为保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