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该公司董事会认为

时间:2021-09-01 17:51

  最近小编注意到,此前在没有任何利空消息的情况下,于6月25日突然经历16.61%单日跌幅的港股三生制药(终于迎来了底部的明显上涨。恰逢三生制药的年中报已披露,因此小编顺便对其年中业绩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读。

  2021年上半年,三生制药共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约3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3%;毛利约人民币2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约9.0亿元,同比增长28%;研发投入3.4亿元,同比增长35.6%。

  三生制药多款核心产品业绩均呈现增长态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特比澳(全球唯一,无同类竞争产品)在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15.21亿元,同比增长10.7%,市场份额72.3%;公司两种重组人促红素产品益比奥和赛博尔销售额升至5.43亿元,同比增长17.6%,市场份额42.8%;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的益赛普销售额4.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5%。伊尼妥单抗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1年版)》,成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抗HER2治疗全过程的基础药物。

  2021上半年,以蔓迪为核心的医美生发类产品领域销售额同比取得100%+增长。

  其中,蔓迪(通用名:米诺地尔酊)销售额2.5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00.3%。根据CPA数据,蔓迪在同类产品中市占率71.5%,市场地位保持绝对领先。目前蔓迪的销售渠道覆盖国内约2,000多家医疗机构、近40,000家零售药店以及天猫、京东等互联网销售平台,并与植发连锁机构雍禾植发达成战略合作。在《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中,米诺地尔对于雄激素性脱发(AGA)的防脱及改善效果、安全性都优于其他种类治疗药物,获得指南最高等级推荐。中国有2.5亿脱发人群,目前蔓迪的渗透率仅占1-2%。未来随着脱发治疗需求的与日俱增,蔓迪作为外用OTC生发药物龙头,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8月30号,三生制药在港交所公告,5%米诺地尔泡沫剂III期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终点,结果表明,本研究试验药物5%米诺地尔泡沫剂疗效等效于对照药物ROGAINE,三生制药计划于第4季度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公司依靠蔓迪(通用名:米诺地尔酊)极佳的产品竞争力及销售体系,取得高达71.5%的市占率接近于垄断的地位,目前更是在泡沫剂型取得重大进展(米诺地尔泡沫剂因不含丙二醇(潜在的刺激物)将减少瘙痒等局部刺激性发生率,在使用上也更加方便),预期该泡沫剂型能进一步抢夺原研药出口到中国市场份额,并帮助公司扩大国内米诺地尔的市占率及加快渗透,提升市场规模。目前国内无其他泡沫剂型临床试验,可以预见,至少五年内,公司在米诺地尔这一块,再无对手!

  据我们研究团队模型测算,公司米诺地尔产品未来几年有望达到60亿/年的销售,单单其价值已远超公司目前的市值:

  此外,三生制药通过合作引进的产品即将形成潜在收入贡献。公司与日本东丽合作产品Remitch(盐酸那呋拉非口崩片)III期临床桥接试验已获成功,上市后将有望成为透析瘙痒治疗领域的独家品种。依托公司在肾科领域强大的销售渠道能力,预计该产品将能够为国内百万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除了不断增长的核心产品之外,三生制药还通过布局合同开发与生产组织(CDMO)业务,增加收入规模。2021年上半年三生制药CDMO业务收入增加至4,00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4%。目前三生制药CDMO业务由德生生物(沈阳德生)、三生国健、意大利Sirton等子公司共同构成。其中,德生生物总规划面积500亩,旨在建成一个符合中国、欧盟和美国相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国内领先,面向国际市场的生物药CDMO基地、生物制药原辅材料和耗材制造基地以及生物制药核心工艺装备基地。德生生物一期工程占地面积超过110亩,规划建设19.9万升的原液生产线亿剂/年注射剂产能,首期7.6万升产能预计将在2022年投产。

  在研产品进度加快,未来有望撬动新业绩

  在研发方面,三生制药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合作,持续加快管线年上半年,三生制药治疗领域覆盖肿瘤科14项,自身免疫科及其他疾病14项,肾科6项,皮肤科1项,共计拥有35项在研产品,其中24项为创新药物开发。根据药物类型包含21项单抗或双抗产品,5项其他生物制品,9项小分子药物。这些在研产品有望成为未来撬动业绩增长的新产品。

  截至2021上半年三生制药在研管线

  从研发进程看,在研产品中有6项已提交NDA或在III期临床阶段的产品,8项II期临床开发阶段的产品,6项I期临床开发及IND申请阶段的产品。

  6项已提交NDA或在III期临床阶段的产品:

  1 预充式益赛普水针剂(301S)已于今年7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NDA申请生产批件并获受理。

  2 与日本东丽合作产品盐酸纳呋拉啡(TRK820)用于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瘙痒症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终点,与日本III期试验结果一致性结论成立。

  3 米诺地尔泡沫剂型(MN709)完成在男性脱发患者中与Rogaine头对头比较的III期研究,结果预计今年三季度公布。

  4 特比澳用于儿童ITP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此外特比澳用于血小板减少风险的慢性肝功能障碍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动员的Ib/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

  5 包含(SSS11)pegitiscase在内的组合疗法SEL-212已在美国启动用于慢性难治性痛风的III期临床试验。目前公司正在进行SSS11用于高尿酸水平的顽固性痛风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

  6 抗CD20单抗(304R)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数据审核。公司已完成304R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uxan)在零肿瘤负荷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方面的I期头对头临床试验。

  8项II期临床开发阶段的产品:

  1 长效促红素(SSS06)已完成随机II期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工作。

  2 长效促红素(RD001)已完成在健康志愿者中的剂量递增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I期临床研究。I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正在进行中。

  3 抗IL-17A单抗(608)已完成健康志愿者的剂量递增I期临床试验,并正在进行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

  4 抗IL-5单抗(610)已完成健康志愿者的剂量递增I期临床试验,即将启动哮喘患者Ib/II期试验。

  5 抗TNF-单抗(SSS07)已完成健康志愿者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期临床试验。

  6 抗VEGF单抗(601A)已完成用于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及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的两项剂量递增的I/IIa期临床试验,已启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视网膜中央RVO(CRVO)及近视继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适应症(pmCNV)患者的三项II期临床试验。

  7 抗EGFR单抗(602)已完成602分别用于健康志愿者及结直肠癌患者的两项I期临床试验,并已启动该产品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

  6项I期临床开发及IND申请阶段的产品:

  1 抗PD1单抗(609A)已完成用于多种癌症患者的美国I期临床试验,中国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患者入组。该产品与302H、贝伐珠单抗、化疗等联合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已向国家药监局提出IND申请。

  2 抗IL-4R单抗(611)已在美国完成对健康志愿者的剂量递增I期临床试验,正在中国对特应性皮炎患者启动Ib/II期临床试验。

  3 治疗贫血的HIF-117(SSS17)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

  4 用于治疗HER2阳性癌症的抗HER2单抗(612)已获得国家药监局IND批件。

  5 抗IL-1单抗(613)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两项IND批件,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和周期性发热综合症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

  6 抗PD1/HER2双特异性抗体(705)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在HER2阳性实体瘤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中国临床试验申请已递交国家药监局。

  一方面,三生制药目前拥有由近600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拥有国内第一梯队的抗IL-4R抗体、抗IL-5抗体及抗IL-17A抗体等研发管线,在肿瘤领域,聚焦研发新型的下一代生物疗法包括程式设计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巨噬细胞检查点调节剂、双特异性抗体及其他新型抗体、抗新靶点抗体、联合疗法。

  另一方面,三生制药还寻求与全球领先的技术平台和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优质药品,同时将全球优质产品引进国内。合作伙伴包括Toray、三星Bioepis、RefugeBiotechnologies、Verseau、TLC、Gensight、Sensorion等。未来一年内,三生制药预计将提交多项IND申请。

  回购股份有望提高股份价值

  8月26日,三生制药发布公告称,其于6月29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获一般授权以购回股份,董事会有意于适当时间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根据购回授权,公司获准于联交所购回最多约2.55亿股,即于股东周年大会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

  该公司董事会认为,股份的当前成交价格并未反映其内在价值及实际业务前景,并为公司购回股份的良机。董事会建议股份购回及其后注销购后,可提高股份价值,藉以提升公司股东的回报。

  8月26日三生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8月26日在香港交易所回购95.00万股,耗资724.25万港币,根据此次回购数量和耗资情况计算回购均价约为7.62港币;根据披露此次最高回购价7.80港币,最低回购价7.44港币。

  8月27日,三生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8月27日斥资803.4万港元回购100万股,回购价格每股为7.7-8.12港元。

  受到年中报超预期及回购利好消息的影响,8月28日收盘,三生制药股价大涨9.41%,为6月25日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8月30日,三生制药在港交所公告,于8月30日斥资2106.75万港元回购250万股股份,公司持续增加回购力度,彰显公司回购决心及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实力。

  8月31号,三生制药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已获集团多位管理层团队成员告知,彼等已自公开市场购买合共368.37万股公司普通股,占截至本公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约0.15%。管理层购买上述股份体现彼等对目前被低估股份的认可以及对集团的发展及前景的信心。

  目前三生制药的市值为221亿港元,如果回购力度能如公司所述达到最多2.55亿股,相信公司的股份价值有望进一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