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美人鱼”肖卓作:从受助者到施善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隽杰
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42岁的肖卓作是长沙市雨花区美人鱼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从事公益事业已经15个年头。25岁那年,在结婚的前一天,肖卓作突发脊髓血管瘤,经手术后高位截瘫。一度消沉后,肖卓作战胜了命运,不但自立自强,还创办了公益组织,帮助和她一样的残疾朋友。
在肖卓作的组织下,朋友们出门看电影、旅游、滑着轮椅参加马拉松,甚至体验滑翔伞飞行。肖卓作将自己比作一条搁浅在岸上的美人鱼,被束缚在轮椅上的日子是那样艰难,所以她更要珍惜每一分快乐,以乐观态度笑对人生。
婚礼前一天,“美人鱼搁浅”
1983年,肖卓作在长沙出生,父亲给她取名“卓作”,期许她可成就一番卓越事业。在肖卓作6岁那年,父亲因意外去世。肖卓作十分努力要强,后来考上一所大专院校,自考了本科学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25岁是如花的年纪,那一年,肖卓作的事业稳步发展,也已计划和男友结婚。谁料在婚礼前一天,肖卓作突发脊髓血管瘤,经抢救摆脱生命危险,但脊椎的损伤让她失去了掌控身体的能力,只剩头部和手部可以运动。一夜之间,她的人生被束缚于轮椅和床铺。
“我常说自己的人生就像韩剧,不然怎么会有这么狗血的剧情?”再和记者聊起往事,肖卓作语气平和,显得云淡风轻。但刚瘫痪时,肖卓作曾苦苦挣扎许久。当时一场手术,她暴瘦40斤,生活无法自理,大小便失禁,连在床上翻身都做不到,臀部长满压疮。
她躺在床上盯着白色的天花板,连质问命运不公的力气都没有。那段时间她常做梦,梦里她还是那个爱跑爱跳的女孩。美梦易散,只能衬托出现实的残酷无情。“那时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离开了我,我一度有过轻生念头。”肖卓作说。
最无助时,是母亲给了肖卓作力量。母女二人相依为命,肖卓作不愿让母亲承担生活全部压力,开始调整心态,努力拥抱生活。肖卓作还记得,瘫痪后自己第一次上厕所,用了半小时才从轮椅挪到马桶上,当时她一个人哭了很久。自此,她坚持锻炼,从简单翻身到推轮椅出行,越来越多生活技能被她掌握。
2010年春天,肖卓作和母亲在江边踏青,她记得那是一个大晴天,老人、情侣、孩子……很多人在江边玩耍。肖卓作在草地上打了几个滚,看着四周追逐打闹的人群,突然觉得自己就像一条搁浅在岸边的美人鱼,那双不能动的腿是美人鱼的尾巴。那天开始,肖卓作将自己的网名改成了“快乐的美人鱼”。她解释称,瘫痪的日子真的很苦,正因如此,更要在痛苦中寻得快乐,“快乐才能治愈一切”。
社会的温暖,让她与公益结缘
瘫痪之后,肖卓作尝试过各种工作,她做过手工、当过电话销售,还开过淘宝网店。不过,对肖卓作影响最深刻的一段经历,是出门摆地摊。用她自己的话说,“好似给黑暗的人生扒开了一条缝,让阳光重新照了进来”。
在摆地摊时,整条街上的摊主都知道了肖卓作的经历,今天送来半条鱼,明天送来一把菜,接济她的生活。甚至,城管人员巡街时,看到坐在轮椅上的肖卓作,会主动帮她把摊位挪到安全位置,有人买东西还帮忙吆喝两声。社会的温暖让肖卓作内心的坚冰消融,而社区志愿者的关怀更让她与公益事业结缘。
在肖卓作瘫痪后,社区总会安排志愿者到家里帮忙干些活,陪她和妈妈聊聊天。肖卓作记得,有位志愿者曾对她说:“卓作你知道吗?刚刚我看见你笑了,我觉得特别有满足感,我们对你的帮助特别值得。”这句话被肖卓作埋在心底许久,她第一次觉得,原来世界上还有人重视她的感受,关注她的喜怒哀乐。
自此,肖卓作开始接触公益事业,从写活动方案这些小事做起,到管理红十字会的公益网店,一步步成长。在肖卓作帮助过的人中,留给她深刻印象的是一位高位截瘫的孕妇。当时那位孕妇怀孕八个月,突发高烧,因身体残疾没有医院愿意接诊,肖卓作得知消息后,为她联系了媒体和志愿者,成功找到合适接收的医院,还筹集了几万元善款,最终母女平安。“成功帮到别人后,那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真的不是金钱所能比拟。”肖卓作称,这次经历更坚定了她从事公益事业的决心。
人生是“奔跑飞翔”的马拉松
2012年,肖卓作创立了长沙市雨花区美人鱼公益服务中心,专注于服务肢体重度残疾的人群。迄今,公益服务中心已服务数百位“轮友”,有志愿者1000余人。
肖卓作介绍,自己成立公益组织的初心是让残疾朋友们组织在一起,为彼此带来温暖,同时共同去探索生活的可能性。肖卓作带领残友们出门聚餐、看电影、唱卡拉OK,甚至组织过几次旅行,她鼓励大家多与社会接触,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此外,肖卓作还成立了美人鱼宣讲团、美人鱼文艺团、美人鱼跑团等组织,通过各种形式丰富残疾朋友们的生活。其中最吸引外界关注的,当属美人鱼跑团。
早在2015年,长沙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肖卓作向主办方提出请求,让残疾朋友们可以划着轮椅“跑”马拉松。最终,在征得主办方的同意后,30名残友在30名健全人陪跑的看护下参加了这届马拉松,“跑”完了5公里。
自此以后,肖卓作和残友们参加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共计“跑”下来49场马拉松。肖卓作表示,每场马拉松,残友们会“跑”5公里到10公里不等,她希望这些挑战自我的经历,能帮助残友们磨炼意志品质,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地上“跑”满足不了肖卓作的野心,她更想在天上“飞”!2020年9月,在志愿者朋友的帮助下,肖卓作成功体验了滑翔伞运动。许多健全人都不敢尝试的运动,肖卓作做到了。她至今还记得拥抱天空的感受,“那一刻,我觉得天空可以包容我的所有痛苦,只有无限的自由、无限的幸福”。在肖卓作的组织下,先后有60多名残友体验了滑翔伞。
肖卓作告诉记者,目前,公益服务中心仍存在资金缺口,由于成员多是残疾人,组织的造血功能不足,未来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就业创业上,希望通过多种方式,让残友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要坚持,总能挺到终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