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滴滴造车:明年发车?前期锁定十万元级轿车市
新造车势力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终端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接受度都早已经今非昔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哪些原本就和汽车产业关系紧密的企业,也传出要加入到造车大军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基本已经是水到渠成事情,硬要说意外,倒不如说是抱不平,更有资格的企业,为何不更早一点来。
但在进入2022年之后,代号为“达芬奇”的滴滴造车计划浮出水面后,滴滴的汽车局,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就曾甚嚣尘上,虽然该收购案已经被当事各方先后否认,但受此次收购传闻的影响,国机智骏母公司国机汽车的股价一度被拉涨了不少。
是否属实,但从当前已知的量产节点看,滴滴肯定有这样的现实需求”,黄辉对盖世汽车表示。
虽然来得晚了点,但在滴滴员工黄晖看来,滴滴造车有成功的可能性。首先,滴滴的现金流比较健康。造车是重资金投入的项目,不过滴滴造车前期的研发过程中,无论是软、硬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准备的很充足;其次,滴滴并没有一上来就直接走高端路线,去和一线的新势力竞争,主打的是能形成错位竞争优势的细分市场。新势力车企中,目前布局10-20万市场区间的强势品牌还比较少,滴滴造车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市场突破口;此外,和一些主打二三线城市的二线新势力品牌相比,滴滴更具品牌优势。毕竟滴滴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有了这些年积累的、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滴滴在开拓二、三线市场时,会有更强的品牌号召力。
随着不少新造车品牌陆续迎来市场爆发,以及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已经开足马力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上,留给大家的机会窗口确实是越来越小了,滴滴现在才铆足了劲要向汽车制造领域跨界,也确实吃不到太多的时间红利了。
想要成功,就只能凭真本事去“拼刺刀”。
不过和小米造车一样,滴滴造车虽然来得晚,但这些原来就是各自领域内龙头的企业,都有不错的品牌号召力和群众基础,现金储备相对而言也都比较健康,瞄准的又是更加大众化的中低端市场,或许未来真有后来居上,闯出一片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