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要闻

《人生大事》,能成大事吗?

时间:2022-09-16 23:09

  二轮点映开启后,《人生大事》火速刷新了近三年来剧情片、家庭片的口碑新高,猫眼、淘票票双平台评分均达到9.7。正式上映第二天,《人生大事》豆瓣开分7.5,几乎超过了今年内上映的99%的国产片。

  一部由周冬雨、黄晓明等众星云集的影片《你是我的春天》上线,虽然同样的“疫情特殊题材+农民工等抗疫前线的故事”,但看起来并不受观众欢迎,上映3天后票房还未突破2000万元,而猫眼专业版的票房预测也落在了4600万元。短时间内,单日票房冠军依旧被《人生大事》“把持”。

  定档今年暑期的影片仅有46部影片。相比号称最冷暑期档的2021年,同期也有142部影片上映,且还有《中国医生》《怒火·重案》等超10亿票房的头部影片上线。

  《人生大事》的票房“逆跌”,更是引发了一个小高潮,猫眼专业版对电影票房的最终预测也不断攀升,从7亿元一直涨到了现在的16亿元。

  影评人李宇飞也表示,“客观来说,电影《人生大事》是一部优缺点很明显的作品。它之所以能成为2022年的年中爆款,一方面是一定程度上,影片确实属于佳作;另一方面,在这个档期内,并没有能和《人生大事》抗衡的国产片。”

  不过,在电影温特看来,《人生大事》只能勉强让院线暂时“吃饱饭”而已,“现在正是暑期档,但是市场上却没有什么比较有竞争力的新片上线。每周一部新片的频率,以及没有超20-30亿元的头部新片上映,都让这个暑期档冲击百亿票房愈发艰难。”

  市场上将越来越多的希望寄托在《人生大事》的表现上,也导致这部电影的营销力度越发大。

  从事电影宣发工作人员郑宇表示,“片方为了维护口碑,肯定做了大量的宣发投放。其中,宣发公司一般会找最吸引观众的点主打宣传,比如亲情、丧葬文化等,随后,根据不同主题的发酵情况,宣发公司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更多的物料发布。”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本来《人生大事》的投资就不高,而且片方的目标,应该对标了《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等影片的10亿元票房量级,影片质量不差、有望达到目标的情况下,肯定会做大量的宣发投放。”电影温特告诉燃财经。

  但《人生大事》剧情又以中国人比较忌讳的“死亡”和“丧葬”为核心,在李宇飞看来,围绕《人生大事》也就产生了很多“虚虚的”的影评,大量堆砌着“真实”“感人”“烟火气”“笑中带泪”等八股词的影评出现。

  过度的宣发,在口碑上也引发了一定的反噬。

  一看到“丧葬题材”,很多人都抱着看到一部国产“入殓师”的想法,或者希望电影能够更多刻画殡葬行业从业人员面临生活,以及社会偏见等困境。但这种困难,在影片中都被快速带过或消解了。甚至有网友评论:“个人感觉只是披着殡葬题材外衣的家庭片罢了。”

  而这,似乎也成了如今国产剧情片普遍面临的困境。

  “披皮”国产片,还有多大市场?

  最近几年,打着特殊题材,讲述温情故事的国产剧情片越来越多。

  从监制韩延过往的电影作品来看,他一直关注并制作了不少“生老病死”的相关题材的影片,无论是《滚蛋吧!肿瘤君》,还是《送你一朵小红花》,都曾引发热议,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和口碑。

  无论是《人生大事》,还是《送你一朵小红花》,包括今年元旦档被疯狂吐槽的《穿过寒冬拥抱你》等影片,其实都是主打的特殊题材融合温情故事的类型片。

  电影温特告诉燃财经,“这种影片,通常会请一个比较有流量、且演技过得去的演员,然后用能够煽动大众情绪的情节来吸引观众,所以成本也不会特别高。只要故事讲得不太差,一般都能卖得不错,因而大赚一笔。它们可以说跟情人节等特殊档期的爱情片一样,是当下电影行业的‘财富密码’。”

  看到这种类型片火了,而且能够“大赚”,也导致现在市场“一窝蜂”地涌向特殊题材剧情片,特殊题材+流量里的演技派+引发情感共鸣的亲情/友情/爱情故事,也就成了不少国产剧情片的套路化模板。

  而《人生大事》的

  虽然影片最后也面临了两极化的争议,但最终票房成绩落到了8.6亿元,这种“以小博大”的范本,让市场见到了特殊题材+引发共鸣的情感故事类影片的票房号召力。

  不过,这些影片虽然能以轻喜剧和充满烟火气的方式,举重若轻地来观照生死、社会话题等题材;但遗憾的是,它们终究让“生死”流于表面,最终特殊的题材只是服务于一个暖心故事,并未触及更深内核。因此,这也造就了这些影片固然可以打动部分受众,但其内涵无法细究的本质,也意味着无法冲击更高的票房成绩。

  在网友小林看来,网上夸《人生大事》的人,总要带一句“题材难得”。但他觉得,“吹题材的电影99%都不太行”,毕竟题材只是框架和分类,是为了方便观众才诞生的,而不是为了给创

  “最让我失望的是,《人生大事》不仅对丧葬的文化的表现几乎为0,对亲情、生死的的讲述非常浅薄;它连最基本的,中年男人的失意也没讲好。整部电影看完,我感觉朱一龙饰演的主角依然‘面目模糊’,外界给他的挫伤,以及小女孩带来的治愈都突如其来。”小林吐槽道。

  特殊题材下的温情片,也成了不少网友眼中的“哭片”,靠情绪煽动等宣发模式,就能“骗”到不少观众走进影院。“为了达成票房目的,不少宣发方不得不为其中一些质量不佳的影片,进行‘挂羊头卖狗肉’式的宣传。”郑宇表示。

  “如果影片质量不错,这种宣发方式并不会影响影片口碑,毕竟宣发物料只能吸引第一批观众进场,剩下的宣发更多要靠观众自身对内容的宣传和发酵。一旦影片质量不佳,那么这种宣发方式就会带来剧烈的‘口碑反噬’。”郑宇表示。

  因此,这种模式的类型片虽然目前在市场上很火爆,但注定无法长久。“近年来,影视圈大IP+流量明星的S+项目不断‘扑街’,就说明市场不会永远吃一种模式化的风格,究其根本,只有好内容才会长盛不衰。”有影视制作人表示。

  电影温特也认同这一观点:“从近两年在票房口碑较为成功的影片来看,无不是有粉丝基础的流量演员,搭配还不错的剧本故事构成。由此可见,即使是套‘模板’的类型电影,流量和质量也是缺一不可的。一旦观众厌烦了这种套路,市场会立刻转变电影制作风格。”

  《<人生大事>快3亿了,但暑期档还是缺大片》,

  《暑期档前瞻|万达挑大梁,爱奇艺、英皇急补位》,

  《<人生大事>:笑中带泪看透生死,现实题材宜出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