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发生了什么?海外最大中国股票基金大举减持宁
反应非常明显。海外投资者如何去理解这一政策变化?
朱超平说,他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方面这些措施更加有利于人员流动,有利于经济活动的持续恢复。另一方面,至于这些政策的效果能否持续,还需要看后续入境的航班会不会继续的放开,以及上海和其它城市之间的旅行限制是否会完全取消。如何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这可能是标志了一个转折点。他表示,上海生产、生活都在逐步放开,尤其29号开始开放堂食,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恢复办公室办公,预计7月份上海经济活动会有明显的改善。
互联网、平台经济是外资最喜爱的中国板块之一。目前数据显示,外资在逐步回流这些板块。在朱超平看来,一方面是平台经济相关股票之前下跌太多,现在估值修复是自然的。另一方面是目前政策的确明朗多了,尤其是国家完成了对“反垄断法”的修订之后,政策面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
不过,朱超平认为,由于平台经济中的不少公司商业模型受到了挑战,它们中的一部分盈利能不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也并不确定。之前的高估值的基础是大家都在预期这些平台还有一段高速增长期,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公司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反弹,估值已经脱离了底部区间,但是如果盈利增长上不去,估值也就难以回到之前的高度。换言之,这些公司股价会有反弹,但是有可能回不到之前的高度,或者完全复苏所需要的时间比大家想象的要更长。他也提醒道,现在平台公司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金的投资者而言,今年在高通胀,美联储加息提速的背景下,美国部分科技股已经不再可取,那么这些撤离的资金会流向哪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会不会是一部分资金的选择。朱超平表示,他倾向于将美国的科技股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大型的科技股,它们跟中国的平台就有点像,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类似于基础设施。不管什么行业的企业或者居民,每天都会用到这些东西。变成基础设施之后,大型科技股的成长性可能就会稍微弱一点,但它们的盈利增长前景更加稳定。基于这种特性,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会保持在大型科技股的长期配置,将其作为配置的底仓。
另外有一些杠杆水平较高的中小盘科技股,盈利增长和估值都面临来自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从这些股票撤离的部分资金是有可能流入中国平台公司的,因为后者目前的风险收益比强过前者。
除了平台经济,近期北向资金也在回流到消费行业。不过,朱超平认为消费行情可能是暂时的反弹,而并非反转。他表示,“比如汽车板块从底部的反弹非常多。之前的下跌是因为汽车的整个销量同比下滑,导致很多投资者过度悲观。随着国家出台购置税减免这一类大力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大家预期汽车的销售会大幅反弹,从而引发了股价的快速反弹。但是这种销售的反弹是不是能够持续,也取决于整体经济复苏的节奏,仍需要观察。”
- 上一篇:全球今亮点!Epic喜加二 免费领和
- 下一篇:三星电子获得印度运营商5G设备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