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日破发是去年10倍,仅3家公司涨超200%,一文了
福元医药和联合精密首日上市双双上涨,收报21.05元和27.72元,涨幅分别为43.98%和44.00%,实现“开门红”。
年内上市的公司中,有113家公司股价上涨,股价翻倍的仅15家公司,股价涨幅超2倍的依然只有3家公司,且聚焦“小而美”企业。
其中,股价涨幅位居榜首的为铖昌科技,6月30日盘收101.20元,涨幅366.79%,其是国内从事相控阵T/R芯片研制的主要企业,是微波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创新链的典型代表。
过去几年里,铖昌科技的业绩维持平稳增长态势,2017年到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64亿元、1.00亿元、1.33亿元、1.75亿元、2.11亿元。
涨幅排名第二的是鹿山新材,为208.03%,盘收79.44元/股,主营绿色环保高性能的高分子热熔粘接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复合建材、能源管道、高阻隔包装、光伏新能源、平板显示等领域,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72亿元、1.16亿元和1.13亿元。
涨幅居第三的为合富中国,涨201.39%,系医疗流通领域的渠道商,近三年业绩为0.67亿元、0.73亿元、0.80亿元,逐年增长。
涨幅居前列的新股还有昱能科技、晶科能源、江苏华辰、立航科技、阳光乳业、粤海饲料、万控智造等公司,涨幅均超过100%。
图/上市以来涨幅前十公司
行业分布上,上半年实现赚钱的新股主要集中在资本货物行业,占比23%,材料Ⅱ、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紧随其后。
上半年新股赚钱效应不佳的同时,破发也逐渐趋向常态化。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收盘,有58家年内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总破发率超三成。
其中,跌幅最大的三家新上市公司均为带U未盈利公司,即翱捷科技-U、迈威生物-U和亚虹医药-U,上市以来股价分别下跌57.73%、51.21%和45.13%,2021年分别亏损5.89亿元、7.70亿元和2.35亿元。
在股价破发的队伍里,首药控股-U、格灵深瞳-U、唯捷创芯-U、普源精电-U这4家未盈利的公司也位列其中。
从破发公司所属行业来看,主要聚焦于技术硬件与设备、软件与服务行业,两大行业分别有14家公司和9家公司破发,占比24%和16%。资本货物、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材料Ⅱ三大行业均为7家,占比12%。
就新股上市首日表现而言,年内有40只新股上市当日便跌破了发行价,总破发率为23.39%,包括11只深市A股、26只沪市A股、3只北证A股,科创板、创业板为“重灾区”,无主板新股首日破发。
而这一首日破发数据,是去年上半年的10倍,去年上半年仅4家新股首日破发。
从每月破发率来看,新股破发主要集中在今年三四月份。
具体而言,3月份有37家公司上市,17家公司首日破发,破发率为32.43%;4月份上市的36家公司中,有17家首日破发,破发率近五成,也是上半年破发率最高的一个月。1月、2月、5月、6月上市首日破发的企业数分别为6家、1家、2家、2家,月破发率分别为18.75%、5.88%、11.11%、6.45%。
国元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新股破发现象频现主要由打新新规叠加市场情绪低迷导致。
图/2022上半年每月新股破发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两月市场的回暖,新股上市表现向好的同时,破发的企业也从科创板、创业板转向北证新股。6月上市首日破发的两家企业奥迪威和灿能电力均为北交所上市公司,5月27日上市破发的鑫汇科亦是北交所上市公司。
上市首日跌幅最高榜单依然聚焦于未盈利公司,唯捷创芯-U、普源精电-U、翱捷科技-U、海创药业-U、迈威生物-U霸榜前五,2家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2家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1家软件与服务行业,首日跌幅分别为36.04%、34.66%、33.75%、29.87%和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