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要闻

威马汽车“闯关”港交所,累计融资350亿,还是

时间:2022-08-04 21:37

  首批威马EX5量产车温州生产基地试装下线,成为造车新势力当中当中首个完工投产的自建工厂。

  威马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41.6亿元。这个现金储备远远低于“蔚小理”们四五百亿元的储备,甚至落后于零跑汽车的43.38亿元。在招股书中,威马表示公司运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条款获得充足融资,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威马汽车已建成由621家合作伙伴门店组成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包括中国211个城市的397个威马体验馆、180个威马用户中心及44个威马星创中心。

  理论上来说,重资产的投入成本,会随着规模效应的增加而逐渐摊薄。但是,威马的销量却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20年威马的交付量为21937辆,当时仅次于“蔚小理”,处在第二梯队的排头。2021年,威马交付量达到44152辆,虽然相比上一年销量翻倍,但在数量级上仍不足“蔚小理”们的一半。

  2022年第一季度,威马汽车售出7476辆电动汽车。而对比同期,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的汽车交付量分别为2.58万辆、3.46万辆、3.17万辆,与威马汽车同属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交付量分别为3.02万辆和2.16万辆。换言之,威马汽车一季度的销量,还不如前五家造车新势力车企们平均一个月的销量。

  威马汽车在传统制造与渠道领域的投资,何时能获得真正的回报,还待时间给出答案。

  研发投入占比不足,上市之后的威马将如何?

  据招股书中的收支数据显示,近3年,威马汽车的行政开支不断走高。2019年的行政开支为8.38亿元,2020年便大涨108%,达到17.5亿元。威马解释称:“主要是由于雇员薪酬增加;融资交易相关费用;以及办公设备及软件相关的折旧及摊销开支。”

  2021年,威马汽车的行政费用又大涨54.5%,达到了惊人的27亿元。威马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向若干管理层成员授予股份奖励导致的亿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大幅增加,以及向C+系列境内投资者支付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

  也就是说,行政开支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董事的薪酬方面。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截止2021年12月31日止3个年度向董事支付的薪酬达到17亿元左右,并表示依据现行安排,截至2022年财年,应赋予董事的薪酬及实物福利总额为12亿元。

  而对比不断走高的行政开支,威马汽车在研发方面的开支可以说是相当稳定。招股书显示,威马2019年到2021年三年的研发支出分别是8.9亿、9.9亿、9.8亿,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0.7%、37.1%、20.7%。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威马在研发上的投入共计不到30亿,并且威马的研发支出有所停滞。

  对比其他新势力,2019年,威马的研发支出勉强排在第二梯队。但到了2021年,其他新势力在研发上均大幅增长,但威马却微微下降,被“蔚小理”越甩越远。

  或许也不是威马不愿意投入研发,只是资金实力不允许。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用于研发车辆开发平台和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及进行品牌推广活动;制造相关;偿还银团贷款;一般公司用途及运营资金。

  此外,招股书中还提到,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配备未来可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行业领先硬件的M7轿车车型,并于2023年在M7上搭载专有L4级功能。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威马控股2021年电动SUV销量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一,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及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均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本土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三。随着新产品的落地,威马或许有能力开启新的篇章,但仍要看上市之后的最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