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要闻

万亿“迪王”的出海之路

时间:2022-07-22 05:33

  比亚迪在欧洲的纯电动大巴市场拥有着约20%的份额。因此,在乘用车市场里,欧洲会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拓展疆土的重要一站。

  截止至2021年9月,比亚迪已累计向挪威发运1000多辆唐EV,2021年预计向挪威发运1500辆唐EV。

  可以看出挪威市场不似中国那么蓬勃。在中国,唐EV一个月就能卖出超过8000辆。但是这也能看出来海外市场还在起步过程中,国产品牌出海在2021年只能算是初步尝试。

  不过除了比亚迪之外,很多国产品牌也在积极冲击海外市场。

  据第一电动研究院数据,2021年,极星在欧洲11国共卖出14720辆,名爵卖出14228辆,均杀入欧洲电车品牌榜前20;而比亚迪唐EV售出1069辆,比亚迪ETP3售出170辆。渗透率最高的就是挪威,荷兰排名第二。

  当然,在欧洲销量最高的当数特斯拉。在特斯拉之后,雷诺、大众、现代等品牌都在欧洲具有较为深刻的辨识度,因此比亚迪在欧洲的初表现并不出彩。

  从第一电动研究院最新的月度数据来看,4月在欧洲卖出最好的电动车车型是菲亚特500e,4月销量为5593辆,第二名为标志208EV,4月销量为3775辆。极星2的销量和这些车型的差距不大,4月在欧洲共卖出3139辆。

  由于极星是一个

  再看看美国市场。特斯拉在美国的销售数量独占鳌头。据易车网数据,2021年,Model Y和Model 3分别卖出161527辆与121610辆。第三名的丰田普锐斯的销量则仅为第二名Model 3的一半都不到。在美国市场,没有国产品牌杀入销量前20名。第20名的奔驰EQS全年仅卖出443辆。

  也就是说,国产新能源车品牌渗透美国暂时是一个没有开始的状态。

  不过比亚迪对海外市场依然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方向。在近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就有调研人员对比亚迪乘用车出海的战略进行询问。

  比亚迪则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向美洲市场发起进攻。继哥伦比亚、乌拉圭、巴哈马、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哥斯达黎加后,比亚迪汉EV登陆巴西。比亚迪在拉美地区的乘用车市场占比进一步扩大。为了迅速扩展在拉美地区的品牌形象,比亚迪与当地著名汽车经销商如Eurobike、Saga、Servopa、IESA、Águia Branca、GNC、Parvi 和 Dahruj等开展合作。预计到今年年底,比亚迪巴西分公司将携手各经销商将纯电动乘用车业务覆盖到巴西的45个主要城市,并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拥有100家指定经销商。

  如果真的要说出海战略,海尔的出海方式可以拿来作为参考。海尔从2011年开始在海外大量并购,通过并购通用电气GEA发展北美业务,通过并购三洋白电发展日本业务,通过并购Fisher&;Paykel发展澳洲业务。所谓出海创牌,最核心的是将并购的企业完成内部消化,提高协同性,让并购“物超所值”。

  比亚迪在出海战略上的谨慎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国外进行创牌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事情。无论是品牌影响力的建设还是海外并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远没有到达存量竞争的阶段。

  从基本面来看,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正在逐步提高,从2021年6月的59.95%,提高到2022年3月的66.77%;账上的现金流在2021年12月也仅为654亿;202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3.73%,从所谓巴菲特最看重的高ROE指标来说还远远达不到标准。

  现下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出海基本上都是在争夺锂矿资源,真正建立品牌影响力的并不多。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要早一天在出海的路上,在未来就会更容易为海外客户所熟知。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现在的渗透率仅为13%左右,当有一天,新能源汽车占据80%以上的汽车销量之时,比亚迪那时的出海战略也会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