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要闻

5月房地产行业研究月报

时间:2022-07-19 08:20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将首套住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至LPR减20基点,要求各地因城施策自主确定房贷利率加点下限。5月20日,人民银行进一步下调五年期LPR15个基点至4.45%,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降至4.25%,达到近20年来最低水平。同时,5月房地产市场供给侧融资政策出台新方案: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3家民营房企被选定为示范房企,在发行债券时同步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优质民营房企市场融资功能的支持,有效提升了市场信心。

  5月各地楼市“因城施策”继续发力,但政策底线城发布房地产促进政策,涉及限购、限售、首付比例、房贷成本等各方面,累计出台稳楼市政策的城市已达到约150个。然而,南京、武汉、郑州等城市的楼市松绑政策出现波折、调整或取消,反映出部分城市的松绑政策已接近“房住不炒”的底线。无论从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城市的数量还是政策力度来看,地方楼市政策底线

  此次西安房地产新政的出台放宽了购房条件,释放了潜在需求;适度松绑二手房交易限制,提升了市场流动性。结合前期房贷利率的下调,居民购房融资成本降幅明显。预计此次新政出台将推动西安房地产市场回暖,并对今年首批集中供地起到积极的作用,形成“政策→预期→地价→预期→楼价”的推动路径。

  北京17宗地块3宗流拍,7宗底价成交,7宗溢价成交,平均溢价率5.35%。无锡8宗地块全部成交,其中7宗底价成交,仅一宗溢价成交。苏州15宗地块全部成交,其中11宗底价成交,2宗城镇住宅用地触及最高限价,底价成交的地块多处于非核心区域,主要由本地房企购得。长春第一次集中供地挂牌2宗,其中1宗提前终止出让,另一宗以底价成交。5月,长春两2次出台房地产促进政策,然而楼市热度依然不高,下半年土地市场去库存压力较大。

  5月集中供地市场的低热度以及国企“唱主角”特征表现出市场信心尚未出现恢复的迹象。

  数据

  然而,5月30城房地产成交面积的回升依然难以支撑楼市见底回暖的结论。

  一方面,5月成交面积的回升是基于4月低基数,且总量与区域性宽松政策的共同刺激也仅使成交面积环比提升不足12%。另一方面,对2010年以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进行季节调整后可以看到,5月成交面积并未出现显著的回升态势;对数据进行滤波分析后也能看到,5月成交量尚未走出周期性谷底。名义数据与季调数据的反差一定程度上表明:

  5月商品房成交量的环比回升很难排除季节性因素的干扰,全国楼市回暖的显著迹象尚未出现。

  此外,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商品住宅销售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销售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差额、“销售面积-施工面积”同比差额也呈现扩大趋势,房地产库存压力依然较大。3.2

  从具体城市新建住宅成交价格同比数据看,除北京、杭州、成都等少数城市外,其余城市4月同比成交价均呈现增速下滑的趋势。此外,天津、合肥、武汉、南宁、西宁等城市开始出现同比负增长。

  房地产板块行情与楼市走势的反差背后可能反映了2种逻辑:第一,高估值可能反映了“稳楼市”政策引发的市场投机性聚点均衡。第二,在楼市收缩的大环境下,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升,大型上市房企的市场势力将更加巩固。

  房地产债的个体利差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基本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5月以来,恒大、阳光城、富力、世茂等房地产企业债券出现违约,房地产企业违约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印证了《3月房地产行业研究月报——政策利好促回温,剩余风险需警惕》的观点:房地产债券市场风险尚未完全释放,仍需关注年中房地产企业债券集中到期情况。

  ●从新建商品房市场趋势看,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较大,除少数区域中心城市外,当前多数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承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