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银行网点陆续开放中业务需求照常推进
继5月18日朱泾支行、崇明支行营业部作为试点率先复业后,6月1日起全市共有56家综合型网点恢复营业。当天,建行上海分行辖内第三批103家网点已陆续恢复对外营业。
数周前,工农建中交五大行及上海农商行、浦发银行等本土银行的部分区域网点已经相继开放。浦发银行方面人士告诉证券时报,截至目前,该行已经有19家在沪网点恢复营业。
外资行方面,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分支机构也有恢复营业,位于花旗集团大厦的个人银行网点6月2日也恢复营业。
“业务需求照常推进”是银行人受访时屡次出现的口头禅。疫情以来,银行积极动作,尽可能保障服务“不断档”。
一方面是银行员工陆续返回办公场所,另一方面是疫情下运转良好的无接触金融服务在稳步推进。
交通银行网络金融部副高级经理丁林向证券时报介绍,疫情防控期间,交行通过云端银行整合了对客沟通能力和行内系统业务处理能力,形成覆盖“对客沟通、管户服务、内部管理”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客户经理居家办公期间“客户筛选”、提供不间断资产管理服务等多功能。今年3、4月,交行上海市分行客户经理通过云端银行对客服务总量较1、2月增长了1.8倍。
“疫情打乱了不少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节奏,我们也相应地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交行网络金融部副高级经理张奇举例,疫情初期,不少企业财务人员U盾到期,或是因封控产生“人盾分离”,导致员工工资发放、还贷、支付等操作受阻。针对这些棘手难题,交行的做法是建立应急方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解决客户在特殊情景下“无盾”支付的资金结算需求。在他看来,这些应急方案的落实,都确保了金融服务复工复产的充分准备和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