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小面”变“凉面”?曾经红杉高瓴疯抢,如今
证券时报在深圳罗湖笋岗新开的宝能环球汇商场看到,兰州拉面新品牌陈香贵等主打粉面的一些店铺已经进驻,因为价格不高且上菜速度快,人气不低,获得周边上班一族的青睐。有商场营销部人士告诉,在门店选址方面,线下业态也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看起来难登大雅之堂的品类,如小面馆等已经改头换面开进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和高档写字楼。
2022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但这一季度餐饮行业的融资总金额仅为去年全年的不到10%。
部分企业已经提交招股书,而绿茶餐厅据报道已经通过港交所聆讯,或有望成为2022年首个上市的餐饮企业。寻求上市的餐饮企业的共性在于,成立时间长、连锁化程度高、基本实现盈利、重视供应链能力,通过拥抱资本可以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规模化。
而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来说,疫情对餐饮行业造成一定冲击,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头部企业抗冲击能力明显相对较强,但仍存在明显分化。
证券时报发现,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餐饮企业中,多数在最近几年营业收入仍有一定增长,不过,在利润方面,头部企业也普遍受到一定冲击。
比如在港上市的餐饮龙头企业海底捞最近几年营收逐年增长,2019年营收为266.19亿元,2020年增至287.02亿元,2021年进一步增长至412.89亿元;利润方面看,2019年海底捞盈利23.45亿元,2020年盈利骤降为3.09亿元,2021年进一步变为亏损41.63亿元。
同样在港上市餐饮企业九毛九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则相对更为稳定。数据显示,2019年,九毛九的营收为26.87亿元,2020年增至27.15亿元,2021年大幅增长,至41.8亿元;利润方面,公司2019年归属权益股东应占年度溢利为1.64亿元,2020年降为1.24亿元,2021年大幅增长至3.4亿元。九毛九表示,尽管疫情的持续影响,与2020年相比,集团于2021年分别录得54.0%的收入增长及169.7%的纯利增长,主要是由于太二餐厅网络的持续扩张,餐厅数量从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33间增加至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350间。此外, 2021年的总餐厅营业天数较2020年增加,此乃由于集团的经营从疫情中恢复。
在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经营相对较弱。比如同庆楼2019年营收14.63亿元,2020年降为12.96亿元,2021年大幅增加至16.08亿元;利润方面,同庆楼2019年归母净利润1.98亿元,2020年降为1.85亿元,2021年进一步降为1.44亿元。
另一家A股上市餐饮企业全聚德近年营收明显下滑,2017年公司营收为18.61亿元,2018年和2019年营收分别为17.77亿元和15.66亿元,2020年进一步骤降至7.83亿元,2021年有所回升,为9.48亿元;利润方面,全聚德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0.45亿元, 2020年开始陷入亏损,2020年亏损2.62亿元,2021年亏损1.57亿元,2022年一季度再度亏损0.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