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姚江涛:信托的核心本源是服务
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和中研院联合主办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航产融、中航信托董事长姚江涛受邀出席峰会并参加主题圆桌论坛。
本次峰会聚焦新发展阶段下资产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等相关议题,探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与当前复杂宏观环境下,资产管理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迈出稳定、有序的发展步伐。峰会受到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高度关注,来自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全国社保基金、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单位的业界领袖与知名学者线位业内专家向大家分享了对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实践。
峰会以主旨演讲和高端对话的形式开展,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屠光绍,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出席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在高端对话环节,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航产融、中航信托董事长姚江涛参加了主题圆桌论坛,聚焦“新发展阶段资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责任投资”这一主题,与来自银行、基金、资管公司等金融同业专家一起探讨新发展阶段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道与责任投资。
姚江涛董事长回顾近40年来信托行业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快速增长时期,信托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企业与机构财富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金融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监管导向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从2017年开始逐步回调,截至2021年底,全行业资产规模余额约20.55万亿元,行业进入转型深化期。截至2021年底,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逐渐企稳,契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监管要求及市场需求变化,信托行业的业务结构呈现转型向好趋势。
今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这是监管部门对信托未来转型的方向性指引,信托公司应契合监管导向核心做到:一是要真正回归本源。信托的核心本源是服务,信托公司要用好制度和专业为客户提供服务;二是要培养专业化的能力,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对应开展组织架构、战略规划以及数字化转型。信托行业的“关键一跃”就是要,立足信托本源加快转型发展,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信托与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积极开展公益慈善信托,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主持嘉宾:中国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
发言嘉宾:中国光大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齐晔;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党委副书记、总裁 成家军;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中航产融、中航信托董事长 姚江涛;华夏基金总经理 李一梅;大家资产总经理 吴剑飞
就如何加速转型的思路和实践这一问题,姚江涛董事长以中航信托的战略转型实践为样本进行了分享。姚江涛董事长指出,中航信托的发展一直以战略驱动为引领的,公司较早地就认清并在公司内部达成转型共识,从2020年初就开始启动加速业务转型的业务和组织变革,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为使命,积极探寻公司的转型发展。
01
加速布局产业金融业务,服务航空主业及相关产业,契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02
大力发展绿色信托,迭代创新碳信托。深耕绿色产业,运用多元金融工具;积极布局碳资产管理,创新碳信托业务。切实践行ESG投资和经营理念,贯穿战略、业务、管理、行为全覆盖。
03
提升股权投资及基金化管理能力。从债券融资类业务积极向股权投资和基金化管理业务转化,真正培养主动资产管理能力,围绕资产服务全生命周期,提升募、投、管、退全流程管理服务能力。
04
重点支持服务信托创新,在养老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方面多点发力,孵化成熟业务模式。
05
率先布局数据信托,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契合国家统一大市场布局和数字经济发展,发挥信托制度优势,设计数据信托服务产品和方案。
06
下决心花大力气开展组织变革和能力建设。根据信托业务转型方向,依托数字化运营和管理中台,开展敏捷组织变革和人才能力优化,完善项目评审和业务标准化,强化风险处置和管理能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姚江涛董事长认为,未来,信托唯有积极回归本源,回归初心,培育能力,勇于担当,方能迎接美好未来!
会上,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还联合光大理财、BCG共同发布了《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1》报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 上一篇:5月6日河南宝鑫聚合氯化铝价格平稳
- 下一篇:爱科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2%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