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要闻

508万户富裕家庭,160万亿财富!有钱人的困惑:

时间:2022-05-03 02:15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意才·胡润财富报告》称,截至2021年1月1日,中国富裕家庭数量达508万户,高净值家庭数量达206万户。

  北京、广东、上海、浙江、香港为拥有最多富裕家庭的前五甲。其中,香港的富裕家庭数量较上一年下降3.5%,浙江富裕家庭数量增长速度最快,较上年增长2.9%至54万户。此外,澳门富裕家庭数量为1.16万户,较上一年下降32.6%。

  财富管理需求释放

  富裕家庭的财富管理需求在不断释放。

  《报告》调研发现,富裕人群对于投资收益的期待值范围为5%-7% ,富裕人群财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资产稳健增长,其次才是资产保值。此外,受访富裕人群认为老年生活需要储备的养老金均值为420万元。

  富裕人群在实现上述目标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报告》指出,风险控制能力不足仍是富裕人群在财富管理中遇到的最大难点,并且呈上升趋势。此外,富裕家庭的财富管理困境还包括:难以在市场上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金融产品、难以鉴别适合自己的专业资管机构。

  “富裕人群出现财富管理困惑,既有供给侧的原因,也有需求侧的原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皓解释,就需求侧来看,过去,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富裕人群关注财富创造多于财富管理。如今中国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常态,投资者要避免用过去的标准来衡量当下,预期也应当随之调整,避免出现刻舟求剑般的偏误。

  高皓分析指出,财富管理的完整生命周期包含多个阶段,当前仍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以往,富裕群体关注的主要是投资收益,但是财富管理实质上包含收益、风险、期限及流动性等四大要素,因此应当根据自身禀赋和主观目标综合考虑这些要素。

  “就供给侧而言,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金融消费者,以往可选择的金融产品较为单一。”高皓认为,从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过去金融机构主要聚焦于产品销售,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投资顾问和资产配置。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服务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不断发展,未来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一定会逐渐完善成熟,发展得越来越好。”高皓补充道。

  《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资产主要集中在银行理财、不动产投资和银行存款。投资私募基金、资金信托、股权、期货等金融产品的人群比例相对较低。

  置业是富人群体投资的重要选项,但因楼市起伏,这一选项的吸引力正在下降。“钱不知道往哪儿投”,是富人群体的心声。一名年收入超百万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他不熟悉金融产品,去年购买的基金已亏损数十万元,“也不敢随意买其他理财产品。”

  针对财富管理市场的“资产荒”,高皓称:“这是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转型换挡中出现的自然现象。”

  他认为,将产品配置到单一资产也并不合理,“我们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将家庭资产进行配置,分别投资股票、债券、黄金、另类资产等产品。不同风险偏好的人,各种资产的配比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