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券商赚翻了!私募纷纷高价定制这种产品,什么
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的《场外业务开展情况报告》显示,今年1月底,场外衍生品交易量新增6124.49亿元,场外金融衍生品存续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进一步增加,达到20756.78亿元。
作为私募基金的衍生品和融券需求提供方——券商,在近期披露的2021年报数据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其中,中金公司2021年底的公司权益衍生工具名义本金4326亿,同比增长44%,两融利息收入达到 28.57 亿元,同比增长 40%;华泰证券2021年末场外期权交易业务存续规模为1221.63亿元,较年初增长237.05%;国泰君安2021年底公司权益类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余额1528.67亿元、同比增长97.8%。
国君非银金融团队刘欣琦认为,驱动2021年券商机构客户业务增长的主要力量则是以场外衍生品业务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带来的投资净收益。其贡献营收增长,占比高达13.55%。近年来,场外衍生品工具愈发丰富,场外衍生品业务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场外金融衍生品累计新增规模合计8.40万亿元,同比上升80.8%。机构化进程超预期到来的客需型业务的快速发展带动券商金融资产增长,是推动上市券商金融资产规模扩张的重要原因。
活跃商品期权成交量攀升,CTA策略运用期权比例大幅上升
今年3月份,从私募基金业绩回顾来看,CTA管理期货产品平均收益相对靠前。根据朝阳永续,私募基金3月平均实现-4.43%的收益,1/4分位数和3/4分位数分别为-0.06%和-8.34%。不同策略而言,管理期货产品平均收益相对靠前。
“今年运用期权策略是去年的两倍多,市场波动率太高的情况下,不运用期权,整个策略回报会大大降低。”杭州一家CTA管理基金有关负责人坦言。
3月份对于商品期权市场也是交易量大增的月份,豆粕、棕榈油等期权占标的期货比重不断提升。3月份,是原油、豆类、油料品种大幅波动的月份,受主产地马来西亚和印尼劳工紧缺等因素影响,棕榈油期货价格持续上行突破12000元/吨。棕榈油期权成交量随之放大,并在3月2日和3月4日分别达到27.1万手和33.5万手,屡创新高。
尤其是棕榈油期权主力系列P2205行权价格为10000、9000、8000和7000的看跌期权成交活跃,且增仓明显,3月4日期权期货成交比19.8%,期权期货持仓比63.9%,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棕榈油价格3月4日逆转回落,P2201主力系列期权隐含波动率从今年初的30%攀升至55%,同期标的历史波动率仅上升6个百分点至36%。
同时,期权市场流动性供需稳定,占标的期货比重不断提升。如豆粕期权期货成交比从2017年的3.2%提高到2021年的10.7%,期权期货持仓比从2017年的8.7%提高到2021年的23%。
可见,在市场风险急剧增加的情况下,豆粕、棕榈油期权为标的期货提供了波动性风险管理渠道,缓释风险管理压力,有效分担了标的市场风险。期权品种,也成为私募CTA策略对冲市场波动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