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证券业告别高薪时代?逾六成券商董监高降薪,
已有26家上市券商披露2021年年报,占比逾6成。券业2021年迎来里程碑时刻,实现净利润超百亿元的券商或超过10家,较2020年翻倍。有证券公司业绩创下历史新高。
26家上市券商中至少有58名董监高在2021年从公司获取税前报酬超过500万,他们主要在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其中,约有数位券商高管收入超千万。
中信证券的执委会委员马尧2021年税前报酬为1162.63万元,执委会委员薛继锐为1152.63万元,高级管理层成员金剑华为1074.62万元。
中信建投的董秘王广学为701.28万元,执委会委员张昕帆为592.43万元,执委会委员刘乃生为593.92万元,执委会委员黄凌为667.92万元,执委会委员彭文德为665.07万元。据了解,中信建投在2021年度还发放2017年度董监高忠诚奖。
此外,部分中小券商高管也领取非常可观的年薪。
比如天风证券的常务副总裁翟晨曦,2021年税前报酬为999.32万元。天风证券的监事长吴建钢、首席信息官王勇亦有500万以上的税前报酬。
国海证券副总裁杨利平2021年薪酬982.13万;副总裁度万中为716.19万元。
东方证券近期新上任的总裁鲁伟铭,2021年薪酬为589.27万元。副总裁徐海宁税前薪酬跌破500万。
合规总监薪酬:中信690万元居首
在这次高管薪酬统计中,券商中国也特意将上市券商合规总监薪酬情况进行梳理。
具体来看,当前已披露合规总监薪酬水平的上市券商中,共有24位合规负责人的薪酬亮相。其中,中信证券合规总监薪酬水平最高,达到690万元。随后是方正证券、中信建投以及国泰君安的合规总监,不过薪酬都未超过500万元。
部分公示出来的合规总监薪酬较少,有的甚至只有十几万,主要因为当年入职时间较晚。比如中金公司合规总监公布的薪酬是12.7万元,该名高管任期从2021年12月才开始。中原证券也有类似情况。
早在2008年7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要求各家券商设立合规总监,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
同样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合规总监由于无法分管具体的业务部门,其考核管理制度与薪酬水平也与其他高管不同。为确保其合理待遇的实现,监管层在2017年6月发布《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合规总监的待遇及考核。
《管理办法》第28条规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当制定合规负责人与合规管理人员的薪酬管理制度。合规负责人工作称职的,其年度薪酬收入总额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薪酬收入总额中的排名不得低于中位数;合规管理人员工作称职的,其年度薪酬收入总额不得低于公司同级别人员的平均水平。
高管薪酬纳入文化建设评估指标
证券行业关于薪酬管理的监管早已有之,监管层倡导券商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早在2018年,在投行领域,监管要求券商不得将从业人员薪酬收入与其承做或承揽的项目收入直接挂钩;不得以业务包干等过度激励方式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应针对管理和执行投资银行类项目的主要人员建立收入递延支付机制。
近年来在文化建设实践评估中,监管层也明确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建立长期与短期兼顾的激励机制,通过适度拉长业绩考核周期、薪酬递延等方式形成合理有效的长周期考核评价体系和收入分配机制。
券商中国注意到,根据此前监管层的征求意见,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中,就有对券商高管薪酬的约束。扣分指标其中一项是“薪酬激励过于激进,未能体现建立长期激励机制要求的”。
协会解释,“过于激进”是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平均薪酬涨幅高于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幅30个百分点以上的,且无合理解释的。高管薪酬按照CISP系统中“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情况表”中“年度计提薪酬”统计口径计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数据应当与CISP系统中“利润监管报表”保持一致。
该扣分项的分值是1分,在4个扣分项中分值最高。
今年4月1日监管层施行《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其中也有对券商高管薪酬进行规定。
规定称,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当建立长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反映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要求,避免短期、过度激励等不当激励行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当对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分支机构负责人和核心业务人员建立薪酬递延支付机制,在劳动合同、内部制度中合理确定薪酬递延支付标准、年限和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