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船到中流”的阶段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快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由重点区域先行向规模化推广转变,由起步期进入加速发展期,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不过其发展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替代优势尚未充分形成;产业基础比较坚实,但关键环节存在短板;社会持续升温,但盲目发展存在风险。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人到半山,船到中流”的阶段,想要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并领先,就要充分发挥产业体系优势和规模市场优势,牢牢抓住发展重要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开始进行多元化发展。电动化、智能化推动产品核心技术持续拓展,软件和整车电子架构成为研发的主要内容,汽车产品的研发也呈现软硬件协同和持续快速迭代的态势。这对研发能力和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量新型人才和资源要素支撑,孤岛式的机电集成体系将面临淘汰。未来将打破现有企业界限,建立协同共享式技术开发平台,这将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基于极富前瞻性的行业考量,陕西全通实业集团从成立之初起,便开始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先后与国内外各大科研院所、机构、高等院校等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分别在高端整车设计、车辆定制、智能运维、储能研发、整车(电池)回收、产业孵化、大数据管控等多个领域取得相应成果。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陕西全通实业集团通过旗下全通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全球顶尖智能前沿技术,与上千家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国内国际双线发力,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出行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分别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设计、整车研发制造、售后、回购、汽车产业等多个板块布局,在保护不同企业产业技术的同时,也能将多个方面的产业技术相融合,实现新能源汽车定制化生产,在保障车辆符合生产标准的同时,满足不同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期待。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过程中,陕西全通实业集团很早就意识到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要性,在2019年,陕西全通实业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创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及新能源动力资源的研发,并联合建立了陕西首条动力锂电池生产回收示范线,就锂离子电池破解回收、长程回收、近程回收、超临界回收、氢氧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技术等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取得了相应成果,通过一系列科研突破,努力实现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规模化运营。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院动用科研资源,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展开科学技术研究,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能大规模实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能在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同时,陕西全通实业集团旗下新未来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的销售、建设及运营管理服务,公司不仅在充电桩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在现有充电桩设备基础上实现充电检测及数据回传功能,在汽车充电时,充电桩设备能对汽车电池进行检测,对于电池的使用情况形成数据并保存入库,通过持续跟踪管理就能实时掌握电池使用情况,进而形成持续性的电池模组数据,这便为后期电池梯次利用提供了准确可靠地持续性数据支持,保障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进度。
此外,数据、信息是产品研发的重要资源,从数据跨境、信息安全角度出发,研发本土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在智能网联方面,陕西全通实业集团通过旗下全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旗下甲马智慧物联有限公司、甲马出行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和新未来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布局了车、桩、物流网络系统,在全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导研发下,建立起全通T-BOX网络系统及车辆软件安装,借动移动通讯网络实现车辆实时位置跟踪、紧急/异常状态提示、行驶路线监测、营运调度管理、车况数据采集,同时可以将各种行车数据及定位状况无线上传至中心,中心可随时监控车辆状况。通过全过程记录,监控车辆的运行状态,给共享汽车监控、汽车融资租赁、物流运输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市场驱动阶段是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的重要因素,同时得益于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巨大支持。但是,即便是在各方面都十分利好的情况下,产业发展也要高度重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企业的品牌建设,用过硬的专业技术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早日将中国打造成为汽车强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环保目标。
- 上一篇:中兴手表GT支持哪些功能?
- 下一篇:创业板也深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