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要闻

【市场分析】:石化价格调整有限

时间:2021-08-30 09:33

  【市场分析】:铁矿:钢厂延续限产将导致铁矿供需偏进一步偏松,钢企采购仍较谨慎,低品资源成交尚可,中低品价差有所收窄。预计铁矿震荡偏强运行。螺纹:长短流程企业仍在受限产和限电因素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当前需求没有呈现持续性回暖,价格的上涨始终缺乏强有力的动力支撑,钢厂在限产背景下,低价情况发生后挺价意愿偏强。预计钢材价格将继续呈震荡偏强趋势运行。

  【市场分析】:本周沪铝、伦铝大涨,沪铝主力合约报收20840吨延续涨势。消息面:本周市场缺电仍是主要影响因素。新疆昌吉州下发电解铝产量总控要求。青海地区也因能耗双控和限电出现减产预期。库存方面:本周库存有再次企稳迹象,主要原因是西北地区积压铝锭陆续入库及消费不乐观的双重影响。海外方面: 鲍威尔未给出明确缩表时机和速度,这意味着美联储在美国经济中通胀和就业这两大严重冲突的经济指标前,仍在权衡最佳的行动时间,而且鲍威尔再次强调加息仍是较为遥远的目标,市场情绪显然得到放松。目前在策略中仍建议以多头思路对待,单边上由于近期宏观不确定性依然高企,而有色板块整体受到宏观影响较多,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市场分析】:CBOT大豆因中西部迎来降水而走低。近期受提货情况好转的影响,豆油库存虽然下降,但接下来油厂压榨量预计处于高位,豆油价格承压;ITS船运机构数据显示8月前25日马棕油出口环比下降13.4%,国内棕榈油港口库存增加,而消费未出现明显好转,油脂市场缺乏指引题材,美豆产区天气以及马棕油相关题材。

  【市场分析】:咨询机构JOB表示巴西中南部2021/22年度甘蔗压榨量为5.33亿吨,低于此前预期,巴西减产预期依然较强,ICE原糖预计高位震荡。国内白糖现货报价稳中有降,成交一般,短期库存和现货压力增加,且八月仍有大量进口糖到港,国内白糖基本面对糖价缺乏支撑力度。

  【市场分析】:短期来看,黄金价格已经反弹到当前位置,向上动力有限,除非有超预期风险事件导致避险情绪上升。下周重点陆续公布的数据情况,重点非农数据的变化,8月份的非农数据能否继续保持向好态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决定Taper进程的关键。如果8,9,10月份的非农数据一旦超预期,且连续两次走好,那么Taper指日可待。 当前,就业市场恢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随着疫苗接种人数的普及,以及财政措施陆续到期,多州暂停或减少发放救济金,将会有更多的美国居民走出家门寻找工作。预计10月美国新财年开始,债务上限问题解决、拜登的大政府宽财政继续发力,Taper根据就业情况,或有进一步推进,那个时候美元和美债利率会有一波上行,可能会打开黄金的下行空间。 中长期我们维持看空观点。短期,由于疫情及美国复经济数据还不能支撑立即紧缩,市场点将落脚在就业市场恢复情况上,叠加8月杰克森霍尔会议上美联储偏鸽派的立场,故我们仍然保持对黄金短期继续维持震荡观点。

  【市场分析】:后续铜消费增速预计仍将与全球经济复苏的程度和节奏保持一致,当前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恢复有转弱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下降幅度更大,全球制造业复苏最快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经济修复进入调整阶段。美联储下半年大方向上是逐步退出宽松,下一步需要9月3日发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原料端仍存在罢工扰动,受限电影响,国内精铜产量或将回落。交易所总库量持续下降,现货高升水低库存格局难改,基本面逐渐好转。本周铜价反弹,下游铜材市场市场成交一般。整体看,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已经有较为充分的预期,铜价上行的压力主要来自宏观经济恢复转弱,或进入震荡下行态势。

  【市场分析】:检修即将接近尾声,新产能开工预期不减,供应增加的趋势不变。受疫情影响,华东局部地区物流运输依然不畅,需求面表现一般,实际成交有所缩量,下游厂家接货谨慎,观望为主,预计PP走势偏弱震荡。

  【市场分析】:石化价格调整有限,市场偏弱整理,高压产品价格维持坚挺,终端部分需求有所提升,但采购心态谨慎维持刚需为主,交投气氛一般。考虑到需求旺季即将到来,市场心态普遍期待,预计短期市场偏弱整理。

  【市场分析】:短期美国经济恢复暂不支持美联储流动性收紧,短期市场情绪好转;EIA库存大降使得投资者对于原油需求的担忧情绪减轻,美汽油价格回升带动油价上涨,短期国际油市震荡为主。

  【市场分析】:美豆作物优良率再次下滑,加之近日中国采购增加,支撑价格,美豆走势高位震荡。国内方面大豆供应充裕,油厂压榨增加,下游养殖需求继续缓慢增加,不过前期受疫情影响下游备库较为充足,近日豆粕成交提货放缓,油厂库存小幅回升。短线随外盘震荡为主。

  【市场分析】:养殖利润大幅亏损,生猪出栏继续增加,出栏体重下降,母猪淘汰量增加,同时疫情影响减弱,生猪调运恢复,猪肉供应充足。虽气温适度转凉,但市场消费仍没有明显增量。猪价维持偏弱震荡。01合约空单继续持有。

  【市场分析】:北京时间27日22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全球央行年会中发表讲话,他表示,今年开始缩减购债是合适的,但这并不是加息的直接信号。此番讲话对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受宏观因素影响,短期内郑棉价格上行承压。下游纱厂即期利润可观,企业挺价意愿强,多数纺企对秋冬季备货相对提前3个月以上,但新单不足,织厂累库现象逐步凸显。当下纺企开机维持偏低水平,但价格传导链不畅,坯布端尚未启动行情,导致对需求存担忧。预计短期郑棉仍以震荡偏弱局面为主,市场在耐心等待新棉开秤价格指引。

  【市场分析】:【焦煤方面】 现货情况:现货市场继续以偏强运行为主。唐山主焦煤2620元/吨,持平;淮北主焦煤1650元/吨,持平;安泽主焦煤3700元/吨,持平;乌海1/3焦煤2500元/吨,持平;淮南1/3焦煤1420元/吨,持平;邢台1/3焦煤1990元/吨,持平;长治瘦煤3505元/吨,持平; 期货行情:上一交易日焦煤主力收盘价2523元/吨,涨跌幅-1.83%,成交量36.32万手,持仓量24.26万手,持仓减少-2810手; 焦煤观点:供应方面,近期多有煤矿复产消息释放,但需实际投产仍要一定时间,同时因在能耗双控及环保安全等影响,产能难以攀量;原煤供应偏紧且价格偏高,洗煤厂存在较大压力。蒙煤供应因疫情而暂停通关,口岸蒙煤库存低位,可售资源有限。需求端,焦企生产积极,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而焦煤库存偏低,采购需求旺盛,部分焦企因焦煤不足有限产。总体而言,焦煤预计继续以高位震荡为主,但需政策变化及煤矿产量释放。 【焦炭方面】 现货情况:现货市场开始落实第7轮提涨。河北地区焦炭主流价3280元/吨,持平;山东地区焦炭主流价3400元/吨,持平;河南地区焦炭主流价3080元/吨,持平;天津港一级冶金焦平仓价3690元/吨,上涨120元/吨; 期货行情:上一交易日焦炭主力收盘价3164.5元/吨,涨跌幅-2.83%,成交量29.54万手,持仓量17.09万手,持仓减少-8219手; 焦炭观点:供应方面,焦企开工小幅下滑,山东、山西等地区焦企限产力度增加;叠加焦煤供应紧张,库存困难焦企有被动限产,同时限产预期增强。需求端,钢厂以积极补库为主,需求保持高位,同时因铁矿价格大幅下跌利润尚可,接受焦炭涨价。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综合来看,焦炭供应偏紧平衡,预计短期内继续震荡为主;同时钢厂限产消息。

  【市场分析】:截至8月27日当周,A股总体回升,沪深300指数涨跌幅1.21%报4827.04点,成交1.92万亿元。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2109涨跌1.69%至4795.2点,最新较现货贴水31.84点。数据方面,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7.3%,两年平均增长20.2%。货币政策方面,依然维持稳健基调,强调守住货币“总闸门”,服务好民营小微企业,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财政政策方面,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财政政策衔接。海外,德尔塔变种病毒肆虐,美联储政策表态偏鸽。总体,股指延续震荡走势,缺乏明确方向指引。当前国内经济运行总体趋稳,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近期多项政策出台,全面支持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或为市场运行提供更优的环境。

  【市场分析】:PVC市场维持高位。利好:企业库存偏低,销售压力不大;社会库存较同期仍处低位,商家挺价为主;电石价格坚挺,成本面有所支撑;PVC 生产企业出口订单增加,社会库存有望延续去化。利空:下游制品厂盈利空间薄弱,接货积极性不高,多维持刚需采购。虽然利好因素依旧占据主导,但PVC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继续大涨阻力较大。

  【市场分析】:8月27日,国内玉米现货价稳中有跌,北方港口价格暂稳,南方港口价格稳中有降20元/吨。外围方面,美玉米跌势延续。国内玉米主力C2201跌0.88%报2478。未来6-10日,美玉米主产州预计有雨,降雨量多高于均值;近期巴西2020/21年度二茬玉米作物已到收割尾声,玉米单产和品质均下降,预估未来增进口减出口。近期东北地区极端天气导致玉米倒伏、内涝和积温变化,另外,中国农村农业部表示,河南强降雨后玉米地大部分积水已排出,对拔节期玉米影响可控。国内玉米有效供应充足,需求疲软。国内政策、天气和新季玉米定产等情况对玉米行情的影响。01合约在2500—线震荡,外盘走势。

  【市场分析】:尿素7月开始市场逐步有新产能投放落地;工业需求方面, 整体开工利润水平略有提升,煤炭价格偏强对尿素压制尿素生产利润;下游复合肥价格高位稳定,夏季备货储能成成为国内主要需求看点。预计尿素市场价格将继续在振荡区间2200—2450元/吨徘徊。

  【市场分析】:甲醇01高位震荡,总体市场价格维持相对较高水平。广西华谊新产能的投放使得后期甲醇整体供应预期压力增大;而港口方面8月后续到港需要能否增量兑现,以及8月累库的具体情况。除此之外,MTO外购成本压力以及8月开始检修相对集中也存在着削弱甲醇需求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