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WNEVC 2022 长城汽车赵澎: 新汽车电子软件架构设
整车的控制、数据的通讯采用高带宽KOS、数据安全、动态化管理等元素,同时传统的KMB继续保留,当然会有增强。同时,整个行业开始采用开放、开源、标准的生态模式,与现有的车企私有数据、自身特殊性控制特征做出结合。
汽车行业需要借鉴其他先行行业的生态、技术、开发模式,引入敏捷模式,部分改变现有的静态模型。同时,我们强调更加高效、灵活的数据收集和AI数据挖掘,适应和理解用户的习惯、意图,通过OTA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功能,提出超出初始预期的新功能和新体验。
面对这些变化,长城也在进行自身的智能化转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车型不断提升,同时对传统的平台、技术,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引入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目前,智能化电子开发团队规模达到了近千人,软件团队2200人,还不包括子公司的相关软件开发团队。在车端,长城开始开发新一代电子架构,采用高性能的自主自动驾驶座舱及中央计算,除整车操控外,软件尽量向高性能平台芯片转移,功能迭代升级可SOTA少量ECU实现。另外,通过几个区域控制器整合集成多个传统功能ECU软硬件,同时整车功能分配与通讯标准化、平台化、整车数据交互、控制更多通过以太网实现,同步于车端架构,开发新的云架构平台,包括OTA、车辆及用户数据管理、挖掘,汽车软件服务化运营、个性化设置与选择。同时,我们试图开放一些汽车的操控和驱动权限,全场景的体验服务,智能推荐、场景引擎等。
在车辆操控层面,集成整车级的动力底盘软件功能,便于进行整体的能源管理、操控系统,更好与自动驾驶、云端协同。整车软件通过SOA化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包括基础的工程、系统组建,完成整车功能服务的实现、场景融合协同,最终目的是形成整车的软件平台。
汽车引入云端或ICP技术,目前依然存在明显的技术瓶颈,汽车极强的物理分布式属性,有限的成本、资源,相对于云端接近无限的能耗、计算、存储、通讯资源之间还存在巨大的距离。行业正在进行各种适合汽车的基础软件OS、芯片、通讯技术的开发,但当前依然处于混合型软件架构阶段,未来可能会面临多次的技术重构,需要很多中间过渡流程。具体看整车的控制功能,依然分散于各级控制系统当中,几个主要的域芯片没有做到融合,多个操作系统、多种中间标准协议,SOA软件和传统嵌入式软件并存的局面。软件与硬件及技术软件平台的解耦和虚拟化只能在局部实现,所以现在形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混合型软件架构,复杂操作系统、软件的确定性调度依然是具体命题,功能与硬件的解耦取决于硬实时和BIO硬件的依赖,对本地高速通讯的依赖。区域化及边缘计算仍然不能很好平衡高集成度、高算力、高带宽与传统汽车的成本、布置、配置、线速、粗细。
同时,整车软硬件平台的重构可能要求传统车企对现有的垂直化组织、扁平化流程做出调整,需要建立更为强大的软件能力,要有更大规模的资源投入,可行性、必要性、价值判断都各自不是很相同。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型应该是确定不移的方向,但是需要相关行业一起开发相关的技术,建立开放、标准、车端及技术生态API,过去车企单独、封闭的设计及开发方式,对于完成这样的转变异常困难。以上是我们长城关于新的电子架构和软件的分享。谢谢大家。
- 上一篇:对话李攀: 用户运营的关键抓手是互动
- 下一篇:中泰证券维持五粮液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