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由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及
近日,由腾讯持股逾27%的思派健康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由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扩充业务、提升技术基础设施及数据洞察力以及销售及营销工作、潜在投资及收购或战略联盟、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思派健康是中国领先的健康管理网络,其通过强大的技术平台及数据赋能的营运能力,将中国医疗健康系统的患者、医生、医疗机构、制药公司及支付方联系起来,构建一体化健康管理网络。
目前,思派健康经营3条业务线,分别为医生研究解决方案(PRS)、药品福利管理(PBM)以及供应商与支付解决方案(PPS)。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1年6月31日,思派健康覆盖中国超过2700名主要研究者,超过370家医院,为超过240名客户提供服务,包括中国所有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十大上市制药公司;
在中国除西藏及青海以外的29个省级行政区经营81家特药药房,药房专门提供治疗癌症及其他危重疾病的处方药,除可以获得特药外,患者亦可获得从用药指导、随访评估到AE咨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师服务。
备受认可的供应商解决方案将中国100多个主要城市、超过1100家三甲医院、500家体检机构及4.2万名医生联系起来,为思派健康的会员提供全周期的综合优质健康管理服务,包括1000万名个人会员、逾500名企业客户。
思派健康目前的3条业务线共生并可互相的强化,形成协同效应,创造多元化变现机会。
而自2017年以来,思派健康大幅扩展特药药房业务,据招股书显示,此前思派健康的主要收入来自PRS和PBM,但自2019年起,PBM收入占比就大幅提升。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思派健康分别实现营收1.33亿元、10.39亿元和26.99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收达7.65亿元。而这三年的净亏损也分别达到了2.42亿元、5.96亿元和10.42亿元,加上2021年一季度亏损的15.73亿元,累计净亏损达到34.5亿元。
在思派健康的费用开支中,最大的开支项是行政开支,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分别为1.44亿元、2.19亿元、3.61亿元和1.3亿元,销售及行政开支加起来,超过20%。
同期,研发支出仅为1822万元、2485万元、4574万元和1305万元,所占比例从13.7%下滑至1.7%。对比同行业公司,零氪科技的收入为8.04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0.82%。
目前思派健康最大的竞争优势:领先的一体化健康管理网络改变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具有强大协同效应的共生自我强化生态系统;行业参与者的赋能者;创造难以效仿的竞争优势;以专有数据及技术引领数字化转型;多元化变现策略推动持续增长;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团队,具有无法比拟的行业洞察力及商业敏锐度。
同时也存在以下这些主要风险:可能无法成功管理业务及营运的增长或实施业务策略;过往曾产生净亏损,且可能无法持续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可能无法为医疗行业的各类参与者(包括患者、医生及医疗机构、医药公司及支付方)妥善管理、创造价值或维持共生生态系统; 制药公司可能会减少对药物研发服务的支出,并对PRS业务造成不利影响;提供的部分药品须遵守并将继续遵守中国的集中采购政策;业务产生及处理大量数据,不当使用或披露该等数据可能会损害声誉、业务及前景;公众对互联网隐私及安全问题的审查可能导致法规增加及行业标准越来越严格,这可能会妨碍或限制向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继而损害业务 ;缺乏适用于业务的必要批文、牌照或许可证,或违反相关法律及法规,可能对集团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可能无法采用新技术或调整平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要求或新兴行业标准,且投资开发新技术的努力可能不成功或无效。
总而言之,思派健康还“很年轻”,目前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医药健保服务闭环上。作为细分领域龙头,加速开拓市场是思派健康的首要方向,随着未来规模持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通过多方位控本增效,或许可以摆脱亏损的漩涡。
- 上一篇:我们提出空单在附近减仓下移止损看进步下跌
- 下一篇:经济常识:股票获利比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