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经济常识:06年股市行情
2006-2008年上证指数
2005年股改之后,股市迎来2006-2007大牛市,上证指数最高曾超6000点。在股改基本完成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银行储蓄资金出现了向证券市场搬家趋势。房价与股价互相抬轿,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产的大牛市。随后,指数从高峰坠落到3000点以下,进入长期整理阶段。
中国资本证券化比例大幅提高。出现权证,并且有了争议极大的创设。FII和DII兴起,外汇保证金交易因为亏损者损失太大而被叫停,“港股直通车”也迟迟未能推出。 期货市场获得了一定发展,但股指期货因各种因素至今未能推出。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个人炒金热出现。
2008年上证指数以年跌幅65.39%成为中国股市历史之最。
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简称上证指数、上证综指、上证综合、沪综指或沪指)是中国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并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2015年1月19日,沪指暴跌7.7%,创7年来最大跌幅。A股市值一日蒸发3万亿元。21日大涨百点以上,创5年来最大单日涨幅,重上3300点。
06年到07年中国出现大牛市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回头看来有几大原因 一 货币政策极端宽松,任何企业包括房地产机会都可以随意融资贷款。 二国家4000万亿的天量资金投入,造就了股市的驱动也埋下了以后CPI高涨的隐患。 三房地产此时冲刺顶部阶段。有个说法是当年6000点的大牛市是靠房地产支撑起来的。 四其他行业比如水泥,钢铁,化工开足马力生产,为以后产能过剩埋下伏笔。 五外资热钱的进入。
中国股市在2006年2007年2009年股票哪只股票涨幅最大
长春高新
06年股票飙涨的原因
那为什么股票会涨跌呢
这个问题有很多因素影响。
1。可以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让人们觉得这公司的股可能会涨值。或是公司有问题了,让人们没信心而抛售它的股票。
2。可以因为有人故意炒高,让其它人感觉这股有上升的可能性,然后,跟着把它炒的更高。事先炒高者乘机抛售,从中获利。让最后持有人在没有卖主的情况下,压低价格售出,当然,低价买出就是亏损。
3。当然,还有外资等个个方面的影响。
如何抄股票其实很简单,说通俗一点你会买菜就会买股,买菜是要价还价,买股票是自己找价格便宜的股票。合谓价格便宜,这就需要你去分折,看看这只股票目前的价位,买它合适不合适
买股票必须要知道这只股票的基本面,基本面就包括了这只股票的所有情况,一般年报就比较详细的向股民介绍这只股票的基本面。
通过基本面的了解,你就知道了这只股票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这是一家干什么的公司它有多少总股本流通股是多少是不是已经进行了股改去年每股净资产是多少每股利润是多少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如何进行利润分配还有许多应知道的,都必须要了解。
有了这些了解,你再买这只股票的时候,你心里就会有了底气。
分析2010年至今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证劵市场产生的影响
中国股市可以说就是政策市,每次涨涨跌跌都是政策导向引起的。 回顾2010年的股市行情,股指整体上表现出探底反弹的走势。年初的点位成为全年的最高点,震荡探底之后出现了两拨反弹行情。但是在年末再次受到货币政策而出现回落,未能收复失地。深入分析,行情的每次拐点对于政策的出台有关。虽然相关的政策都不是针对股市,但是投资者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过度敏感而使得“政策市”的意味更浓重了。 1月13日突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4月14日股指期货上市的前一天,在国务院公布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定,使得投资者感到了政策调控的压力。股市展开了为期3个多月的中级调整。使得股市下跌了近30%,直至7月初农业银行上市,还展开了2010年的最后一跌。 7月初,随着汇金公司明确表态参与三大行的配股再融资,总理表态确保全年完成经济发展目标,央行下半年继续适度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保增长的预期使得投资者信心恢复,重拾信心的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波估值修复的反弹行情。 9月30日,房地产调控再出五道金牌,但是房地产板块低开之后反而出现大幅度上涨。 十一长假之后,在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以及热钱的涌入,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煤炭板块、有色金属板块等强周期的板块出现了快速上涨的逼空行情,但是快速上涨的周期股股票的估值修复行情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11月11日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隔日10月CPI公布达4.4创25个月新高,市场对于货币的收紧的预期高涨,恐慌性抛盘随之出现,在短短的四个交易日内股指大跌10%,使得市场再度陷入弱势震荡的走势。 纵观全年的股指走势,政策的变化的的确确成为了股指转折的导火索,超预期的紧缩利空或者宏观调控对于股市的打击多次显现,但也有有时利空出尽变利好。例如农业银行的上市发行价确定之后成为了市场的最后一跌,十一之前的房地产政策五道金牌点燃了周期股的修复行情。 但深入分析,利空变利好、股指转强的辅助条件是潜在利好显现。例如:7月初的反弹是由保增长的政策定调决定的。而10月份的美元走弱,大宗商品的飙升和热钱的涌入预期是10月份周期股快速逼空行情的动力。 因此,深入分析国内政策的变化,寻找市场预期与实际利空的差距,就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中国股市的股指运行规律·,而做到心中有数。
满意请采纳
请大家来分析一下2010年的股市行情
其实中国股市正处在阶段性大熊市中
市场始自4月15日3181点以来的下跌, 其实丝毫用不着大惊小怪, 因为实质上它就是6124点以来的熊市延续.
6124点到1664点是下跌A浪, 1664点到3478点是B浪反弹, 3478点到目前就是下跌C浪的过程. 至于下跌大致目标点位, 留待以后讨论.
一, 从上证月线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 在上证历史走势图上, 2007年5月的成交额是截止当时沪市市场历史上的最大成交额3.97万亿元, 该月收盘点位是4109点; 到了2009年这个月成交额被历史性突破. 在2009年7月, 该月成交额达到4.8万亿元, 收盘点位是3412点. 到了2009年11月, 月度成交额再次达到了3.9万亿, 但11月的收盘点位却仅为接近3200点. 我们都知道股市有一个谚语: 量在价之先. 但是在2009年11月后, 月度成交额再也没有突破过3.9万亿, 这样在月K线的量价关系上, 我们清晰的看到了: 双头量对应着的双头价.
月K线上的量价关系被活生生的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要知道这样的月度成交额天量是在这样的供求关系下实现的. 1, 是全流通条件下, 大小非不断减持, 及新股扩容, 流通市值较07年成倍增长; 2, 是4万亿国家投资, 十万亿银行新增贷款的投放.
所以, 在市场上, 尽管有了09年7月份的4.8万亿的成交额, 也仅仅是让上证综指摸到了3478点(收盘为3412点), 较07年5月仅用3.9万亿元就达到4100点尚有20%的差距. 说明: 现在市场的规模已经和07年无法相比了.
现在给出一组以上证综指为基准的沪深两地流通市值的大致数据:
2007年10月底, 沪市收盘点位大致6000点, 此时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约为8.9万亿元; 2009年7月底, 沪市收盘大致在3400点, 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约为11.6万亿; 令人深思的是, 2010年4月21日, 沪市收盘在3000点附近, 而此日, 沪深两市流通市值已高达15.2万亿; 2010年5月14日, 沪市因下跌尽管收盘点位接近2700点, 但沪深两市流通市值仍高达13.8万亿.
上述数据告诉我们, 由于大小非的解禁和全流通的到来, 市场规模急剧膨胀, 原来3.97万亿的历史最大月成交额可以让大盘上攻至4100点, 而现在却只能上涨到3200点. 可以设想, 当2010年年底, 沪深两市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到来后(预计流通市值将达20万亿), 资金能够支撑的点位在哪里? 5月14日, 沪市收盘点位接近2700点, 但此时的流通市值却比6000点时高出55%. 换句话说, 若按市值折算点位, 目前沪市大盘点位相当于9300点.
换句话说, 当市场再不能获得银行十万亿的巨额新增贷款的货币投放条件下, 市场只能向下.
二, 从长期均线系统下, 我们依然能够清楚的看到大熊市的延续.
我设定的长期均线天(半年线天(年线). 我先说一个均线, 满足这三根长期均线, 满足三根均线依天数有序向下排列(年线天线次之, 半年线最下).
在沪市历史近20年的走势中, 我发现共有4次出现大空头排列的市场大熊市走势. 其延续时间(至下一次大牛市起点)为: 93年12月23日至94年8月1日(所谓三大政策行情); 99年1月25日至99年5月19日(所谓5.19行情); 01年10月18日至05年6月6日(所谓股改行情); 08年6月18日至08年10月28日(所谓金融危机救市行情). 依次是约7个月, 4个月, 42个月, 4个月. 特别强调的是, 当长期均线呈粘合式大空头发散时(指:三条均线几乎相交然后呈空头排列), 股市的调整时间最长. 如: 2001年10月至2005年6月.
遗憾的是, 本次股市的大调整在长期均线系统上即将出现长期均线粘合式大空头发散及排列的特征. 截止5月21日, 120天均线天均线天均线点的速率下行). 以此测算, 大致在6月1 日, 三条长期均线将呈现大空头粘合. 沪市大盘将再次呈现出长期均线大空头排列状.
从历史上看, 当均线大空头排列出现后, 至下**牛市起步最少也得4个月时间. 这是最乐观的自6月起算起的调整时间的预测. 最悲观的调整时间将延续至2013年下半年. ( 当然, 股市每年都会有反弹行情出现, 但仅仅是反弹 )
如果在我所说的长期均线系统刚刚呈现大空头排列的条件下, 中国股市就能走出一些人叫喊的大牛市, 那将真是一件中国股市历史上具有颠覆性的事件. 我将试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