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市场震荡难熬 手里的基金该不该先落袋为安?

时间:2021-07-18 15:39

     眼看近期市场波动,好不容易到手的收益说没就没,为了保住已有的收益,我们不免产生先落袋为安的想法:“手上的基金要不先卖了,等下跌再买回来。”

     但本质上,这种操作的真相是:由于多次频繁交易产生摩擦而导致成本的上升。包括申赎需要付出的时间等待成本、手续费成本和浮躁不安的心态成本。要不要先赎回等下跌再买?

     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者是秘密的信息,只需要一个稳妥的思考框架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情绪不会对这种思考框架造成侵蚀。”这句话也正说明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性分析体系的重要性。

     1、“等它跌再买”可能错过更多

     对于基金而言,投资者处于微赚或者微亏时,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浮动,并选择去赎回。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没有深入理解所购买基金背后的运作逻辑,对基金的未来走势缺乏自信,或抱有“少量”收益即离场的心理,以致于错过基金长期投资的收益。

     事实上,优秀的基金经理在震荡的市场中如果能够有效地调仓换股,即使行情有所波动,但长期来看基金净值却可能不断上涨。从过往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走势来看,经历多轮牛熊之后,指数不断刷新历史高位,目前点位已经超越了2007年、2015年的牛市高点。

     基金投资贵在长期持有,频繁买入卖出会增加投资成本,但是如果你确实对市场有自己独特的了解,能够短期波段操作中增厚投资收益,那就可以考虑及时赎回。

     但如果你没有信心预测市场,赎回又怕错过后续行情,那还是建议你不妨再等等。毕竟基金投资不是为了回本,而是希望通过长期持有获得市场回报。

     资本市场虽然会有波动,但中国权益市场还是具备长期投资潜力的。我们不如安心地持有手头上的基金,在明确“震荡向上”的大势前提下,忽略眼前短期的波动;卖了,先避避危险的风头,然后再买回来,更多的是一种短线投机思想。我们应该对中长线的基金投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

     对抗市场震荡的最简单方法之一,便是长期持有,时间有望帮助我们平滑波动、填补沟壑,积小流为江海。

     2、结合自身情况判断

     最后,投资归根结底是个人的事情,要不要赎回还是得落到个人的实际情况上,因此不妨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你是一位计划短期投资的持有者且当下投入已经较多,这时觉得基金达到了止盈目标,并仍对当下局势有些担忧,害怕短期内快速上涨后回调,那么当下可以适当进行止盈。

     如果你是一位认可长期投资的持有者且目前持仓并不太多,那么建议此时不用太过于担忧。我们不妨持仓再观望一段时间。如果担心未来市场会进行回调,那么建议可以通过分批加仓或定投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总之,在震荡市中,如果手中的基金已经达到心中的止盈点,我们可以考虑分批卖出;如果还没有,则应考虑继续持有,采用定投或逢低买入的策略来应对。当然,前提是持有优质的基金。

     如何面对浮盈下跌的焦虑?

     实际上,基金没赚钱的时候下跌大家都知道要逢低加仓,定投摊薄成本,但是如果基金赚钱后遇到下跌,反而会焦虑,到底是要落袋为安还是继续加仓?再定投成本不就变高了吗?不卖出好不容易有的收益不就没了?

     1、审视自己的资产配置情况,重视持仓与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度

     假如你的资产组合中高风险的股票基金仓位很高,中低风险的资产占比很少,而你又是一位稳健型投资者,或许可以考虑赎回部分股票型基金,增加一些中低风险的货基或者债券基金,给投资组合多点“防御性”。这样即使后期市场继续回调,也不用那么慌张啦。

     假如你的资产组合中各类资产占比在能承受的范围内,且基金中长期业绩优秀,基金基本面也没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基金没有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基金经理风格没有发生重大漂移、基金公司也没有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同时您也没有短期用钱的压力,可以考虑坚持投资,养成长期持有的好习惯。

     这里或许也有小伙伴想问,假如我的资产配置与风险等级相匹配,手中也有闲钱,在当下时点想加仓怎么办?建议大家不妨考虑定投这种方式哦!定投的本质是通过分批买入分散投资风险,在单边下跌市中,定投相比一次性买入有优势;在震荡市中也是摊低持仓成本的好方法。

     2、管住手,不要频繁关注基金涨跌

     我们买基金当然希望在低点买入,高点卖出,这样可以赚到确定的钱。但市场涨跌真的很难预料,我们以为的高点和低点,往往一次次被市场“打脸”。真实的投资场景往往是:当市场疯狂上涨时,不断加仓怕错过每一个投资机会,结果却一次次买在高点;当市场连续回调时,赶紧卖掉基金怕亏损越来越多,结果发现市场后续已在慢慢企稳上涨中。这样一来二去,不仅踩错了时点,多交了手续费,而且也没赚到什么钱。

     一天的涨跌不说明什么,短期出现回调也很正常。

     仅仅几天,波动就如此之大,是基本面变了吗?没有,变化的是情绪,是你的博弈对手。加之前期涨幅过大,积累了比较多浮盈,投资者对波动敏感,在“羊群效应”之中,很多人做出错误的投资判断,会放大这种波动。

     波动本身不是风险,在波动中错误的操作才是风险,重点是,如何在较大幅度的波动中保持淡定?

     第一,投资股市的钱只能用“长钱”,也就是“长期不会用到的钱”。千万不要看到行情好,为了赚个快钱,就把短期要用到的钱拿去市场博弈。

     第二,不要ALL in,否则即便是闲钱,每次股市大涨大跌都会焦虑,你必须留有后手。

     总之,市场回调正是该“储藏”的时候,短期内可能出现浮亏的人,可以开启基金定投自救,即便没有浮亏,面对未来可预见的市场震荡,也可以通过基金定投来建立“防御线”。

     最后厘清一下震荡期的基金操作策略:理性看待波动,避免因情绪影响的跟风卖出;有锁定收益需要,建议分批止盈;想要入场,选择正确的入场方式——基金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