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外汇局:境外机构对中国证券投资将回归稳态

时间:2022-05-12 23:51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跌破6.54关口,日内跌逾600个点,创去年5月以来低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5关口,日内跌逾500个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及时有效地释放了外部压力,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当前境内主体外汇存款在7000亿美元以上,这也属于历史高位。企业通常会择机结汇,“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行为,可以有效平抑部分汇率调整,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此外,从当前人民币对外汇远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相关指标看,没有隐含明显的升值或贬值预期。

  美元指数上涨4.2%,欧元、英镑、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都在4%~1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交易价略贬1.2%,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总体表现稳健。”王春英表示。

  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看法,王春英认为还会呈现双向波动,并且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韧性比较强,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国际收支结构稳健,经常账户保持合理规模顺差,人民币资产还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王春英说。

  跨境证券投资局部调整

  未改变总体均衡格局

  3月以来,境内股市、债市呈现出跨境资金流出的情况,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对于跨境资金在证券投资项下的变化,王春英认为,证券投资短期波动是全球市场的普遍现象,中国跨境证券投资阶段性调整也属于市场的自然反应。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相关的跨境资金流动更加活跃,也曾出现短期波动。近期证券投资再次有所调整,这是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市场的自然反应。

  “跨境证券投资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的格局。”王春英强调,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资金保持顺差,体现了中国良好的经济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支撑我国跨境收支和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证券投资短期波动不代表外资流动的总体格局,更不能代表外资的长期投资意愿。随着市场对一些短期因素的消化和预期的释放,境外机构对中国证券投资将会回归稳态,长期价值投资仍然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王春英表示,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债券在全球范围内有比较强的投资价值,具有分散化的投资价值。中国宏观政策自主性较强,国内经济和政策周期与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并不同步,这有助于人民币资产成为具备独立行情的重要大类资产。

  “2019~2021年,我国本币国债指数与美国国债指数的相关性仅为0.2,可以说基本不太相关。所以,人民币国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分散化投资价值。”王春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