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更推动了企业重视自主创新发展

时间:2021-09-24 19:46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纲要》提出,建立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健全版权交易和服务平台,加强作品资产评估、登记认证、质押融资等服务。 《纲要》提出,建立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水平,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交易、转化、托管、投融资等增值服务。实施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工程,打造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枢纽平台,建设若干聚焦产业、带动区域的运营平台,培育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分级分类评价。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形成激励与监管相协调的管理机制。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健全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鼓励开展各类知识产权混合质押和保险,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健全版权交易和服务平台,加强作品资产评估、登记认证、质押融资等服务。开展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建设试点工作。打造全国版权展会授权交易体系。 面对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运而生,探索出一条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新路径,不仅缓解了很多企业发展中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更推动了企业重视自主创新发展。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利用知识产权融资,是摆在国内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此前透露,“十三五”期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年均增幅19%,2020年达到2180亿元,惠及企业上万家。但总体而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还偏小,难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未来将通过三年时间,实现100个以上产业园区的质押项目数和融资金额年度增长20%以上。 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提前介入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股权债权的转换,推动以知识产权入股为主的转让业务和许可业务,一直是众多股权交易中心想要走出股权质押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一步。

  例如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在佛山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牵头创新性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整合平台的专业、政策、机构资源,建立高效业务操作流程,打造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佛山模式”,并在全省多地实践,创新知识产权估值方式,探索“知识产权质押+保险”“知识产权证券化”等融资新模式,形成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生态链。

  未来,知识产权证券化或许是促进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这类企业因为财务规模弱小、信用积累薄弱、投资风险较大等原因很难获得银行信贷和投资机构的资金注入,但是因为科技创新的属性,这类中小企业往往拥有大量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健全版权交易和平台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将为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更多发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