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中国动力回购股票
国内研发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企业有哪些呀
我国动力电池市场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十大龙头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孚能科技、比克电池、亿纬锂能、国能电池、中航锂电、卡耐新能源。
01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可以说是当今动力电池产业的“领头羊”,公司成立于2011年,目前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宁德时代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宁德时代的电池,已处于国内新能源整车企业竞相争抢的态势。上汽、广汽等整车企业纷纷与宁德时代建立合资公司。除了国内整车企业,宁德时代还拿下了大众集团MEB项目动力电池订单,又与戴姆勒签署合同,进入戴姆勒电池供应体系。今年年初,宁德时代宣布修改在德国建造动力电池工厂的产能计划,从最初设计的产能14GWh,提升至原来的7倍多,达到了98GWh,以此来迎合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信部近日发表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3批)》中,宁德时代配套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数量达70款,远超其他企业。
02 比亚迪
比亚迪是国内老牌动力电池制造商,公司于2007年6月成立,是国内动力电池第一梯队企业。公司主要经营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电池(铁动力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车身外覆盖件冲压模具、汽车夹具检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等业务。
自2017年电池产业“龙头老大”的地位被宁德时代抢走之后,比亚迪开始奋起直追,仅凭一家企业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显然无法与面向所有车企提供配套的宁德时代相比,为了改变动力电池自产自销的发展现状,走出舒适圈进入更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8年,比亚迪与多家主机厂建立了战略合作的强关联,王传福也曾对媒体表示,计划将比亚迪电池业务拆分出来,独立融资上市。
2018年动力电池的增长主要来自三元电池,而主打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在2018年也取得了102.43%的增长,事实上在倾向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专用车领域,比亚迪依旧是一家独大,随着鼓励高能量密度的补贴退坡,磷酸铁锂的性价比优势又会凸显出来,比亚迪依旧有机会实现反扑。
03 国轩高科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是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是一家专注于能源存储与应用的技术型公司,其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三元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国轩高科早期生产的动力电池主要搭载新能源客车,通过企业转型,国轩高科现在已经成为一家生态型的动力电池企业。
2017年之后,国轩高科调整发展战略,工作重心开始向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倾斜,为了打开乘用车三元电池市场,国轩高科先后与北汽新能源、众泰、奇瑞等新能源乘用车企达成了合作,通过合资建厂、交叉持股等方式不断增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权重。
2018年12月8日,国轩高科发布系列公告,其中有两个关键内容:1、国轩高科拟设立上限为1亿元的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股份,购买回购股票的价格为回购均价的50%;2、国轩高科拟发行不超过20亿元的公司可转换债券用于南京和庐江基地的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产能方面,截止到2018年底,国轩高科已形成13GWh产能,全年出货量约5GWh,产能利用率较高。2018年国轩高科处于三元电池产能建设的高峰期,2019年三元电池产能在经过半年的爬坡期后将大幅放量。从客户角度来看,江淮汽车仍是国轩高科的乘用车主力客户,2018年10月,国轩高科与江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2019年向江淮供应4GWh动力电池,金额约40亿元。同时奇瑞、众泰等客户在2019年有望带来更大的业绩增量。
04 力神
力神电池是国内锂电老牌企业,创立于1997年,是一家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高科技企业。材料体系包含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产品覆盖五大系列,上千个型号,是全球少数兼备圆柱、方形、软包等全产品系列锂电池研发与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支持下,2018年力神电池研发出NCA三元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02Wh/Kg,体积能量密度大于642Wh/L,25℃下1C充放电循环710次(100%DOD),容量保持率达到80%;同时通过优化电解液配方,循环性能明显改善,目前循环285次(100%DOD)容量保持率高达96%。这一研发成果为开发出比能量300Wh/kg、循环寿命1500次的锂离子电池单体奠定了基础。
2018年9月,天津力神与福田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动力电池合资企业,未来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新能源汽车全价值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外,力神电池同欧尚、长沙众泰、海马汽车、小鹏汽车等乘用车企业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同时还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华晨鑫源等车企在物流车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
05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成立于2009年,由美国法拉赛斯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从事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整车控制系统的研发。早年间,孚能科技在动力电池领域并没有很大的声音,直到宁德时代一家独大,使得供应过程中主动权慢慢向供应商倾斜,很多企业意识到需要扶持自己的电池供应商。孚能科技抓住了这个机会,凭借三元软包电池正式打开市场,与北汽等大客户展开合作,而后变更股权成功进入动力电池规范目录,产量和出货量更上一个台阶。
2017年,孚能动力电池系统出货量进入全球前十位,乘用车电池装机总量4.37万台,排在国内乘用车电池装机量第三名,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凭借与北汽新能源的战略合作,孚能一直保持着软包电池领域第一的地位,曾在2018年8月份一度占软包市场份额的37.8%,就电池出货量的情况来看,孚能动力电池在软包电池领域短期内不会有对手。
2018年7月,孚能科技在镇江签约建设20GWh产能的动力电池项目,每年可为四十万台左右的新能源车提供配套动力电池。同时,孚能科技2018年也进入了戴姆勒的电池供应商体系,5月又完成了C轮10亿美金的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兴业银行、北汽产投等等,“独角兽”实至名归,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提高。
06 比克电池
比克电池2001年于深圳创立,是一家集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三大核心业务为一体的新能源企业。比克主攻三元材料的圆柱电池,作为最早第一批进入锂电池行业的企业,比克电池一直在消费电池领域有着很高人气。
2017年起,比克开始在动力电池领域发力,先后与众泰、一汽、奇瑞、江淮大众等企业配套动力电池。由于特斯拉使用的就是18650、21700等型号圆柱电池,因此比克的圆柱电池,也得到了不少造车新的青睐,小鹏、奇点、云度等车型纷纷搭载了比克的动力电池。
目前可以满足高端市场的新能源电池产品还远远不够,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比克电池正提前布局,包括继续扩张产能,提升产线的智能化。此外,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比克电池也布局电池回收。比克电池希望打造从电池到整车,到后市场的一个完善的生态链条。
07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创立于2001年,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包含方型磷酸铁锂、三元圆柱、三元软包和三元方型等四种技术方案,主打以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品对应不同目标市场的经营策略。近三年来,亿纬锂能将重心转移到了动力、储能市场领域,采用自动化与信息化的生产方式 ,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亿纬锂能自2015年进入动力电池领域,在动力储能领域投资达到50亿,广东惠州、湖北荆门等地有其多个生产基地,目前产能在9GWh左右,主要产品为圆柱电池和方壳电池。
2018年以来,亿纬锂能将重心聚焦于国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公司与SKI进行合作,针对选择软包电池技术路线的高端乘用车企客户,制定了软包三元电池的供货方案,成功进入戴姆勒供应链,同时借助戴姆勒示范效应带动方形三元电池业务在乘用车领域的发展以及圆柱三元电池业务在专用车领域的发展。
08 国能电池
国能电池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一家致力于锂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在郑州、海宁、襄阳、南昌等地都建有生产基地,目前约产能约3.3GWh。
国能电池的主打产品长寿命软包装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具有相当不错的竞争优势,多项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近两年工信部批量的公告和推家目录车型详细配套情况来看,国能电池所配套的车型数量和电池性能长期处于前列。
09 中航锂电
中航锂电成立于2009年,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常州地方共同投资组建,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源系统研发及生产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公司现有洛阳、常州两大生产基地及一个专业研发机构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
公司现有产能5GWh,产线采用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其模块生产主要工序均采用机器人配合工艺设备实现,能够提高整线效率和产品合格率。电池与结构件组装采用等离子清洗、涂胶及焊接技术,可以保证模块的安全性与结构稳定性。电池之间的连接采用了焊接面激光清洗与大功率激光焊接技术,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对设备、物料、产品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国家标准委下发通知,批准全国26家单位(包括10个示范园区和16个试点企业)开展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是全国仅有的两家获批锂电池企业之一。
10 卡耐新能源
卡耐新能源成立于2010年,最初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日本英耐时株式会社等共同出资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早的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主要从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储能设施所需锂离子电池单体、模组、系统及其零配件等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产品方面,卡耐新能源技术水平在以下三个指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1、卡耐新开发的50AH电芯能量密度达250wh/kg,在国内属于相对领先的水平;2、在针刺测试时,三元电池产品不冒烟不起火,仅表现出温度稍微升高现象,产品安全系数相对较高;3、公司的三元电池根据新国标可承受1.5倍终止电压过充电测试。
目前,卡耐新能源主攻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场,主要给上汽通用五菱、江铃新能源、前途汽车等提供动力电池。2018年,由于上汽通用五菱和江淮新能源的新能源车型销量表现良好,同时,造车新前途汽车的量产车也开始交付,卡耐新能源顺势冲进前十。但卡耐新能源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并未与11-15名的企业拉开差距,2019年能否继续保持在前十队列,还需要寻找新的爆款车型。
>>>总结
目前看来,宁德时代占据我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依旧不敢有身居高位者的松懈,各大头部企业都在努力扩大市场占比,比亚迪拆分电池业务蓄势待发,孚能科技凭借软包电池异军突起,国轩高科统筹布局,天津力神迎来圆柱电池丰收,比克电池高能电芯取得突破,亿纬锂能正发挥戴姆勒效应。这些企业各自发挥着他们的优势,推动着我国新能源事业持续发展。
尽管动力电池装机量再创新高,但行业内相关企业却正面临着不小的发展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产能过剩带来的竞争升温,也来自于新能源产业补贴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两年前,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达155家,但是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下滑到了105家。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还面临着上下游企业的压力:一方面,下游车企面临补贴退坡要求电池企业降低配套价格;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近年来上涨也给电池企业带来压力。
与此同时,海外的对手也正在悄悄接近,对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虎视眈眈。从2018年4月开始,包括三星、LG、SKI在内的韩系三大电池公司纷纷打破沉默状态,高调启动在中国的新一轮投资。目前,日本松下、韩国LG化学、三星SDI动力电池在国际市场的市占率高达76%。有分析指出,最迟在2020年,中国会放开对国内电池市场的保护,日韩厂商将进入中国市场。彼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直面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行业洗牌会大幅加速。
在成本方面,本土电池企业与海外企业的差距确实在不断缩小,但是在技术层面,中国企业依旧相对落后,虽然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的规模很大,但却并未造出像特斯拉一样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除此之外,我们的化学体系甚至使用的材料都是一样的,但制造出来的电池合格率和一致性相差很大,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与松下、三星SDI、LG相比,中国企业还存在明显差距。
因此,如何在后补贴时代突破技术瓶颈、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能利用率,将是每个电池企业都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持续维持技术上的领先,并实现营收、利润的增长,才能在激烈的洗牌阶段存活。
本周沪市大盘收盘一览表
双底构筑成功希望成分很大大盘即将会进入触底后的反弹
目前市场双底构筑成功希望增大,因为市场总会提前反映经济的趋势变化,当前市场点位已包含了对于中
国经济未来下行风险的悲观预期,2500点以下有阶段性“空头陷阱”嫌疑。
首先,成
交量呈现地量水平。大盘从4月中旬的3181点一路跌至2481点后。近期两市日成交量合计已经降到了1400亿-1500亿元左右,这不仅是市场峰值时
35%左右的成交量水平,也是自2009年以来的周地量水平,而上海市场成交量也创出16个月以来的新低,地量地价是股市的常见现象。它表明市场多空双方
都十分谨慎,继续下跌的动力正在减弱,反弹的力量也在积聚,2500点一线作为阶段性底部区域将再次得到支撑。
其次,市场指标凸显底部特征。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上证综指换手率、市盈率、市净率均已接近历史
最低水平,从调整幅度分析,2009年8月以来,上证指数跌
幅27.40%,几乎接近熊市调整幅度水平,大部分的市场指标已显现出2008年底、2009年初时的市场底部特征。
第三,外部资金加速流入。来自我们的统计显示,上周中国基金获得的资金流
入增加了三倍,而且是连续第二周唯一获得资金流入的国家。流入中国的资金达3.06亿美元,
令自4月起的总净流入达16亿美元,逆转了首季12亿美元净赎回的情况。同时,保险资
金购买指数基金大举入市,央企也开始通过基金专户进场等。
第四,获批新基金增多。管
理层频频释放做多信号,大盘越跌,批准基金发行数量越多。如近期一个月时间内在发新基金数目已达到17只,其中偏股型基金为15只。而且部分大基金公司旗
下产品也已开始试探性加仓。
第五,资金紧张局面逐渐缓解。由于预期本周资金将大幅度
净投放,周一银行间资金市场价格再度回落,其中隔夜回购利率水平降至1.7181%,猛跌38个基点,已经恢复到5月份最后一周的水平,预示着资金紧张局
面正在逐渐缓解。
第六,盘中出现分化走势,中小盘股有渐趋活跃的趋势。如本周前两
天,深市成交额都超过沪市成交额,而深市中小企业板与创
业板的成交额占到深市总成交额的一半以上。说明在大盘股表现疲弱的同时,创业板和中
小板、以及部分受政策影响的中小盘个股纷纷走出连续反弹行情,很多股票具有小双底形态,短线操作机会明显。
本周将公布5月份宏观数据,需要关注宏观调控的动向。我们认为,A股市场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估值底
部,但由于下周将迎来端午节假期,市场观望情绪愈发浓重,预计本周股市反弹高度有限。在投资方向上,建议继续关注受政策持续支持的新兴经济产业,继续在三网融合、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军工、
医药等行业中寻找投资标的。建议关注从其底部刚刚回升的个股:000880维柴重机;600260凯乐科技.
最近人民币贬值,央行正回购,股市下跌,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件事 人民币 贬值 是外资的撤退;; 央行的回购 是正常的回购动作; 股市的下跌 是因为钱出去了
中国重工回购两大船企股权对船舶制造业有怎样的影响
航空制造业、铁路以及海运之后,新一个“巨无霸”看起来将在船舶制造业产生,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下称中船重工)近期一系列资产重组的进程中,外界观望已久的“南北船”合并似乎也在一点点扫清最后的障碍。
中国神船将至
在完成对各自资产的内部梳理之后,对于船舶制造业能否随航空制造业、铁路以及海运等行业之后,通过重组回归过去“寡头”状态自然引发更多猜测。
“南北船”合并的传言其实早在两年前便已经有所流传,彼时两个集团高层互换也被认为是将推行重组的关键一步。但至今在企业层面或是监管层面对于重组事宜仍未有任何直接的回应,只是在今年年初中船重工胡问鸣在回应这一传言时直言“造船业合并是大势所趋”,“南北船合并这件事,我们一切听从中央的安排。”
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之下,似乎两家企业已经不是合并与否的问题,只剩下何时开始的问题。
目前中船集团旗下有3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中国船舶具有国内最大的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的生产和研发能力,中船防务主要建造散货船发展到建造高性能多用途船、成品油轮、滚装船、半潜船、客滚船等。中船科技则从去年开始收缩原有的船舶配套件业务、成套机械设备业务和大型钢结构业务,并开始涉入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等业务。
中国重工旗下则有5家A股上市公司,除中国重工之外,还有中国动力、乐普医疗及华舟应急和久之洋。
请问股票回购是什么意思利好还是利空帮忙分析一下正在停牌的南玻A,谢谢!
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是利好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是利好吗
这要分不同情况来区分对待:
一、控股股东股票质押,是指控股股东用自己持有的股份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市场价格,按一定折扣计算後进行的一种抵押贷款,一般贷款额是该股票市场价格的50%。对於二级市场来说,利好的情况是控股股东可减持的股份被锁定,市场筹码相对减少,卖压减轻。而如果这笔贷款的最终用途为上市公司提高了业绩的话,将是更大的利好。风险在於一旦市场价格下跌了50%,这批股份将被强平,形成极大抛压甚至形成踩踏。
二、还有一个是回购交易,是指控股股东或上市公司以市场价格买入本公司的股票,不管买入的目的,其本质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减少了市场上股票的供应量,对该股票来说是利好。如果回购的部分被注销,就是减少了总股本,是长期利好。如果回购的部分有锁定期,在锁定期内的卖压也会减轻。风险在於锁定期结束後大股东会不会再度减持。
三、就质押式回购本身而言,只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方式,通常这种融资的成本也较低,变现能力也较强,所以上市公司都愿意以这种方式融资。对上市公司而言谈不上是利空还是利多,因为通过融资,公司的短期流动资金增加了,流多了,同时出现了融资成本,所以总体而言对上市公司没有实质影响。
拓展资料:
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也称股票交易市场,是投资者之间买卖已发行股票的场所。这一市场为股票创造流动性,即能够迅速脱手换取现值。
二级市场通常可分为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但也出现了具有混合特型的第三市场(The Third Market)和第四市场(The Fourth Market)。
- 上一篇:基金定投周四是设定周三,基金定投规则
- 下一篇:要挖矿就需要质押-天后次性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