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经济常识:远期和期货保值

时间:2021-08-25 21:29

  外汇远期交易与套期保值交易的相似和区别

  远期外汇交易(Forward Transaction),是指买卖双方,不立即交割,而是在未来的某个约定日期(至少是成交后第三个营业日以后)进行交割的一种交易方式。

套期保值指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方向相反的同种商品的期货合约,进而无论现货供应市场价格怎样波动,最终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盈利的结果,并且亏损额与盈利额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说到底它是一种交易方式。

套期保值是最终目的,远期交易是实现它的手段。

  远期外汇交易和货币期货,哪个保值更好

  那你去银行做外汇掉期交易,
客户委托银行买入A货币,卖出B货币,确定将来另一工作日反向操作,卖出同等金额A货币,买入B货币。从而实现对冲,确保固定换汇成本和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这种是控制你现在风险的好方法
请分别百科

  如何用远期交易套期保值

  利用运费远期协议来实现套期保值
国际运输主要是通过不定期船(即租船)来实现的,这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市场。不定期船运输的特点就决定了运输市场是一个接近于完全竞争结构的市场,运费价格在一周之内变化可高达20%以上。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由于受供求、、天气、心理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运费费率是时刻在变化的。而单个船东或单个货主基本没有能力控制和影响市场运价,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就为经营者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贸易商和船东都急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基于运费的期货品种,用来对冲运费市场的巨大波动 ,于是就产生了运费远期协议(FFA)。
FFA交易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过去15年间,80%的交易都在欧洲的船东和商品贸易商之间进行,交易的流动性不是很高 ,直到1991年Clarksons率先提出了FFA的概念 (FFA是“Forward Freight Agreements”的缩写,即运费远期协议)。运费远期协议是买卖双方达成的一种远期运费协议,协议规定了具体的航线、价格、数量等等,且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点,收取或支付依据波罗的海的官方运费指数价格合同约定价格的运费差额。简单地说,就是把运费作为一种期货商品来进行买卖。
FFA是一种运费风险管理工具。2002年以来,随着航运市场百年不遇的猛涨,市场波动性剧烈震荡,市场参与者套期保值和套利的需求推动FFA市场的快速发展。 通过FFA套期保值,则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过去的5年间,铁矿石运价涨幅高达8倍。而海岬型船来看,2005年海岬型船运费在第二季度开始暴跌,从第二季度高点 6700 点算到8月中旬运价下跌了近70%,猝不及防的下跌也令许多准备不足的船东及船舶运营商回吐了前两年赚的大部分利润,去年已有报道一些国外船东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而2006年下半年运费大幅飙升又使很多货主措手不及。巨大的波动性背后,暴露了经营者风险管理工具缺乏的弱点。传统类似市场的运营模式很难获得长足发展。其他商品期货市场建立其实已经为运费期货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于是利用运费远期协议来进行套期保值就成了各个航运公司对抗市场风险最有效的办法。
船东拥有船舶的运力,需要把这些运输能力转化成运费。船东是运费期货市场的原始卖家,通过运费远期协议,当看跌市场的时候,船东可以在未来卖出他的运费,以对抗未来运费下跌带来的风险,同时船东利用套期保值实现比较温和的财务状况(从而从贷款机构得到相对多的贷款,比较低的利息,较长的贷款期),并为公司新造船定单或股票的增发做好准备。在期货期权中的此类规避风险的方法叫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FFA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动力 ,套期保值也是其他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动力,无论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还是金属、能源期货市场,其产生都是源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现货价格剧烈波动而带来风险时,自发形成的买卖远期合同的交易行为。而运费套期保值,就是把运费作为一种商品,船东或货主通过FFA市场为运营环节买了保险,保证其稳定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和所有的期货期权产品相同,FFA是一种套利工具(金融投机手段),而这也是现在一些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其中的原因。
虽然FFA交易在国外已经比较普及,但是中国在FFA市场的参与扔较为有限,可以说现在的运费已经成为变动的、流动性较好的、可以交易的商品。中国占据了世界干散货贸易增量的大部分份额,但是中国企业却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太大收益。尤其是中国的原船东和货主单位还没有真正参与该市场。与中国在现货贸易中的巨大份额相比,中国在FFA的参与程度尚不足 (暂时还没有中国油轮船东参与FFA市场交易)。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关注这一新鲜事物,未来必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但如果在对其游戏规则和相关法律了解不充分的前提下,盲目的操作也将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 。国际市场的大环境迫使中国企业寻求期货市场,航运业只是其中之一,尽管我国企业在近年出现了较大的亏损事件,如“中航油”和“国储铜”,从中国企业遭受巨大损失的事件可以看出,错并不在期货本身,而是在期货保值过程中抛弃了自己的初衷与原则 。中国1 万亿美元的进出口规模和急剧动荡的国际市场环境都需要期货保值,中国正在成长的航运业更需要风险管理,面对激烈产品竞争的国内货主需要保值,我们需要的是汲取教训,不能“因噎废食”。
利用运费远期协议期权来实现套期保值
除了通过签定运费远期协议,船东也可以通过买卖运费远期协议期权来实现套期保值。期权是赋予其持有者以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者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的合同(就是把买卖远期运费的权利,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交易)。运费期权的概念是由1997年引入的,起因是由于干货市场的巨大波动,起初是由欧洲的船东卖出看涨期权来平衡他们的新造船对市场的冲击。买家为了获得权利付出期权权利金,同时他的最大损失就限于失去期权权利金,而卖家获得期权权利金,增加了自己的流,他的收益限于收到的权利金,但承受理论上的无限风险。
参与FFA市场是航运企业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FFA对航运的影响与日俱增,航运人绝对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在经济全球化、航运全球化的背景下,不用FFA的对冲和价格发现功能,才是最大的风险。尤其是在中国目前FFA还未普及的情况下,了解FFA行情则让我们更早掌握市场先机,在租船谈判中占据心理和信息优势,在信息不是很对称的中国,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不懂得利用该市场,意味着你将逐渐被对手超越! 市场的大涨大跌轮回中,缺乏FFA保护的公司,很难具备长期竞争力,尤其是在竞争对手都增加风险控制,风险被转移的前提下,你将承担更大风险。而且随着FFA定价功能的越发显现,利用FFA的运期定价功能,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先机。同时,提高风险意识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也越来越重要 。
众所周知FFA的高盈利和风险性,2006年FFA市场最大的赢家是中国的TMT公司,由于其偏执地看多,给他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利润。作为一个“零和博弈”的赌场,自然有输者。希腊DRYSHIPS、德国OLDENDORFF、韩国STXPANOCEAN等船东分别传出在FFA市场巨亏的消息,加拿大船舶营运商北美轮船(NASL)由于在FFA亏损而宣告破产。随着中国参与企业的增多,中国企业如何面对FFA投机的诱惑,如何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管理能力将显得越发重要,在缺少相关法律监管的背景下,如果企业自身对风险控制意识不足,或对游戏规则一知半解,都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参与的公司将会更多,中国企业亟需提高风险管

  如何利用远期和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并举例

  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东

  远期、期货和期权的联系和区别

  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买卖期货的合同或者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
期权又称为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中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一方称作买方,而出售期权的一方则叫做卖方;买方即是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

  期权和远期的区别是什么,期货和期权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期货指的是在将来某一天买进并且收到或者卖出并且交付某种标的物的合约。
期权 , 又称选择权 , 是指其持有人有权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 , 以一定价格向对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 , 但没有义务。
区别:
1、标的物不同
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商品或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商品或期货合约选择权的买卖权利。
2、投资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
期货合同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保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
3、履约保证不同
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而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不需交纳履约保证金,只要求卖方交纳履约保证金,以表明他具有相应的履行期权合约的财力。
4、流转不同
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保险费,这是期权的价格,大约为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价格的5%~10%;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保险费则要根据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期货合约面值5%~10%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
5、盈亏的特点不同
期权买方的收益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是不固定的,其亏损则只限于购买期权的保险费;卖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权的保险费,其亏损则是不固定的。期货的交易双方则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和无止境的亏损。
6、套期保值的作用与效果不同
期货的套期保值不是对期货而是对期货合约的标的的实物(现货)进行保值,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会最终趋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护现货价格和边际利润的效果。期权也能套期保值,对买方来说,即使放弃履约,也只损失保险费,对其购买资金保了值;对卖方来说,要么按原价出售商品,要么得到保险费也同样保了值。
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颇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因为这两种合约都是契约交易,均为交易双方约定为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买或卖一定数量商品的契约。它们的区别则在于:
1、交易场所不同。期货合约在交易所内交易,具有公开性,而远期合约在场外进行交易。
2、合约的规范性不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除了价格,合约的品种、规格、质量、交货地点、结算方式等内容者有统一规定。远期合约的所有事项都要由交易双方一一协商确定,谈判复杂,但适应性强。
3、交易风险不同。期货合约的结算通过专门的结算公司,这是独立于买卖双方的第三方,投资者无须对对方负责,不存在信用风险,而只有价格变动的风险。远期合约须到期才交割实物、货款早就谈妥不再变动,故无价格风险,它的风险来自届时对方是否真的前来履约,实物交割后是否有能力付款等,即存在信用风险。
4、保证金制度不同。期货合约交易双方按规定比例缴纳保证金,而远期合约因不是标准化,存在信用风险,保证金或称定金是否要付,付多少,也都由交易双方确定,无统一性。
5、履约责任不同。期货合约具备对冲机制、履约回旋余地较大,实物交割比例极低,交易价格受最小价格变动单位限定和日交易振幅限定。远期合约如要中途取消,必须双方同意,任何单方面意愿是无法取消合约的,其实物交割比例极高。
期货合约的远近期
期货合约由于交割期限的不同,就有了近期合约和远期合约之分,它们也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交易特点。
一种商品期货的某一合约刚刚上市时,由于交割期限较远,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交易者的信心和兴趣不大,因而交易就不活跃,这时的合约就是“远期合约”。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期货价格的各种因素逐渐显露,参与交易的市场人士越来越多,成交量和空盘量也随之放大,“远期合约”会逐渐活跃起来,变成“龙头合约”。而随着交割期限的来临,影响期货合约价格的各种因素会逐渐明朗和固定下来,市场人士会逐渐接受现实,挣钱或赔钱的一方慢慢地退出市场,投向新的战场,这时的期货合约就成为“近期合约”。
从交易特点上看,近期合约由于临近交割,代表着现货价格的水平,往往价格波动幅度较小,而且方向较为固定,即使出现较大的波动,最后还是会朝原来的方向发展。近期合约价格走势“固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经过激烈的争夺之后,多空双方胜负已分,很难再有反复。
远期合约的特点是不可知因素较多,因而波动幅度较大,难以掌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价格代表了市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