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实行双限双控的两大原因
核心结论:实行限电限产的原因一是部分地区为满足能耗双控的要求,二是全国范围内出现电力短缺。双限双控政策可能拖累经济增长,导致上下游利润分化,高能耗的传统行业短期可能受影响较大。长期来看要缓解我国能耗双限双控的压力,最根本还是要落脚到经济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迭代和高新技术助力碳捕捉。
实行双限双控的两大原因。近期全国多地采取“拉闸限电”政策来限制当地高能耗企业的生产活动,即所谓的“双限”(限电和限产),其背后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1)部分省份上半年能耗双控未能达标,政策压力下地方采取限电限产政策。发改委8 月印发《2021 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9 个省份(自治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9月发改委又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对新增能耗5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两高”项目,加强窗口指导,对“两高”行业的限产举措加快落实。(2)全国工业和居民用电需求大增,但煤价上涨导致火电供给不足。海外需求持续增长但供给跟不上,带动中国对外出口持续增长,工业生产用电大增。今年夏天的气温也高于往年,加之新能源车普及带来更多充电需求,居民侧的用电需求大增。煤价上涨而电价受管制,发电企业生产动力不足。
双限双控对经济和行业的影响。9 月以来部分地方为了应对考核而采取了双限政策,虽然执行起来较为简单直接,但“一刀切”的政策难以顾及经济全局,可能拖累经济增长。9 月钢铁、水泥、有色等“两高”行业生产严重受限,上周全国高炉开工率已降至54.1%的历史低位。根据海通宏观组的测算,截至9 月25 日,9 月海通宏观生产同步指标(HTPI)回落至0.9%,不及上个月的2.0%。从企业利润角度看,双限政策导致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进一步加剧上游和中下游行业的分化。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能耗的传统行业短期可能受影响较大。我们可以通过用电量和能耗两个维度来分析双限双控政策对行业的影响,用电量维度下,有色、钢铁、化工和水泥可能受双限影响较大,能耗维度下,石化可能受双限影响最大,其次是钢铁、化纤、造纸等。
双限双控的长期影响展望。我国电力和热力部门碳排放占比较高主要系发电仍以煤电为主,这凸显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能源结构迭代使得清洁能源占比扩大。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传统能源为主,虽然近年来原煤和原油占比有所下降,但是2020 年两者之和仍高达76%,而水电、核电和风电为16%,天然气为8%。从分能源口径的碳排放数据看,我国煤和焦煤、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导致的碳排放占比达到79%、16%,而欧盟为25%、54%,美国为25%、45%,而世界平均水平42%、37%。因此,为降低我国碳排放总量,需要降低对传统高耗能源的依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包括光伏、风力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均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