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

时间:2022-09-22 22:52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初始投资成本的区别

  您好,对任意一个报表科目的会计处理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包括确认的终止),知道了每个科目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过程中怎么做分录,大家的会计学习也就上了一个台阶。成本法和权益法是对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两种方法。初始确认时主要关注按账面成本还是公允价值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而两者本质区别就是体现在后续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上。合并报表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以成本法为基础,因为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一般都是能够实施控制的,这种情况下都是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1000万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初始成本的计量问题

  他说的是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注意成本,你那个付出对价小于持股比例部分借方是借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方贷的是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010
-损益调整 990
贷:银行存款 10010
营业外收入 990

  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计算初始投资成本

  这就是权益法下的规定,是成本越来越多,但按照权益法核算,可以这样理解,实际上是投资于被投资方看做一个利益共同体来说的。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的账务处理?谢谢

  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采用权益法时,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投资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化一般都不进行确认,只有在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收到利润(行业会计制度)或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时,投资企业才按实际收到的利润或应当收到的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如被投资单位发生税后亏损,或无利可分的情况下,投资企业不作任何反映。
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使用这种方法时,投资企业应将被投资企业每年获得的净损益按投资权益比例列为自身的投资损益,并表示为投资的增减。如果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投资企业要冲减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如何确定?

  首先说这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盈余公积调占10%,未分配利润90%)。
注意:
(1)若会计政策不同,应首先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2)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是指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
必须以A的母公司(最终控制方)报表来确定B的长期股权投资。
(3)被投资方改制的资产、负债评估价值调整的账面价值认可。
(4)如果被合并方本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则应当以合并日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 入账价值和初始投资成本?

  是这样的。。。如果是成本法核算的话,可以说他的初始投资成本就是入账价值,这个当然会是公允价值了,如果是权益法核算的话,那就不一定了,因为当初始成本小于股权公允的话,是要调增成本明细账的,差额的话就计入营业外收入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