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中国汽车智障税简史 节油卡只能算小儿科

时间:2022-09-06 15:06

  中国进入汽车社会非常晚,家用车在2010年前后开始才大批量进入寻常百姓家,但汽车智商税开征的起点要更早一些。

  王洪成算是中国汽车史上的“名人”。这位老哥从小就不学无术,整天研究作弊受罚,初中毕业照也是买来的,过来去哈尔滨公交集团当了一名司机。车也不好好开,整天琢磨着骗钱。

  1993年,王洪成宣称自己调制出一种“水基燃料母液” ,以1;100000兑水就能获得燃油。

  经过同样不经脑子思考的媒体传播,这项“中国第五大发明”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韭菜投资者,当时还拍了一部纪录片叫《盘古开天惊世篇——中国王洪成》。

  小学开始抄作业,到了大学毕业前都还在抄论文;路口那家牛杂卖得火爆,三个月后这条街就有七家牛杂店,一年后就成了牛杂一条街;爱马仕手提包出新款才两周,“工厂店”们已经能提供12个颜色可选,还有2款自创衍生型号;陪伴我们的当然少不了康帅傅、雷碧、周住牌、麦肯基、耐步、山寨埃菲尔、山寨白宫,甚至一些山寨但很好用的武器装备.......

  而谈到汽车,这个模具成本高昂、任何细节都不应儿戏的机械系统,居然也是充斥着各种山寨、抄袭、借鉴。对畅销车型的外观进行,省却大量经费、捞得无数眼缘,的确是一条从无名走向知名的捷径,日韩车企也同样走过。现在,这股浪潮在中国终于掠过极值而声势渐微,回味一下,可真是充满了智障税。

  中国山寨车第一大户肯定不是众泰,必须是川汽野马,这也是一家让福特野马没办法在中国市场叫野马的扛把子企业。1994年初创于四川成都,2007年开始专注设计与制造山寨车,仿制品把魔爪伸向了斯巴鲁森林人、奥迪A4L与A4 Avant、起亚智跑、马自达5、英菲尼迪QX50、大众途观等车型。

  做山寨也就做山寨,还一脸正气就有点过了。曾有陆风公关用不客气的口吻要求笔者改掉稿中的“错误”,而那个“错误”就是写了一句陆风X7与极光过于相似的客观事实。2019年3月,北京朝阳区法院终于宣判:江铃汽车公司生产的陆风X7直接抄袭了路虎揽胜的五个独特功能,法院裁定,陆风X7的所有销售、制造和营销必须立即停止,同时对捷豹路虎进行赔偿。

  2010年前后,车载大屏幕可是非常稀有的高级货色,不像现在随便一台几万块小破车都能装个超便宜的十几英寸中控触屏。

  如果你觉得1次购买就能享受导航服务,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隔几个月就会有一次导航地图更新,毕竟2010年前后中国的大基建搞得如火如荼,每次更新都要回4S店,多数都要收取一定费用,少的200块钱,多的敢要价700块钱。换在现在根本不可想象,700块可以买一台智能手机专门用来导航了,实际上我目前长途自驾游也习惯这样子做,一来不需要用到自己主力手机的电量,二来即使忘记在车里被砸窗偷了也不会涉及手机银行账户。

  在这段时间内有挺多很让人理解不了的电动车产品出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官方要价24万人民币的双座老年代步车荣威E50,说是智障税之王应该没人反对吧?

  2015年9月,广州有位民间科学家成立了一家公司,英文名Smart Life,中文名则跟1998年在日本创立的Speed Master公司完全一致。

  不太记得具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种叫“电子油门加速器”的玩意,大约是2015年前后吧,他们还煞有介事那样给起了一个英文名叫Electronic Throttle Control,让支付智商税的朋友感觉到这仿佛是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到中国落伍汽车市场的高端技术。

  开过油车的朋友一定都被推销过燃油宝,这玩意也叫燃油添加剂,一般都在加油站那里由加油工人推销给你,演技差的会摸一下排气管就说你这车子积碳了,演技好一点的会偷偷在你油箱盖内侧贴一张山寨贴纸,上面写着建议你家燃油宝。

  2016年4月开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发布之后,就有一些人发现装了这些号牌的新能源车即使违章也很难被拍到录入系统。

  实际上,那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号牌的读取规则并未及时更新到交警电子警察系统里面去,所以这些开新能源车的法外狂徒们就开始不断违章挑战法律法规。

  大概在2016年前后,有一种叫“节油卡”的智商税非常火,一个月卖掉几百张的商家可不少,成本几毛钱的玩意,一张可以卖100元上下。

  2016年有个大新闻是“巴铁”,这玩意不是中巴铁哥们,而是一种在公路上行走的宽体短列车,据称可以容纳1200-1400名乘客,平均时速40km/h相当于普通巴士的2倍。

  然而这项技术离量产化还有十万八千里,目前只是一个连实验室阶段都没过的创想而已,好家伙青年汽车直接忽悠南阳市给签了一大单合作协议,还搬出一位“专家”来推销这个价值8000万的采购项目。

  结果青年给南阳公交集团留下了72台不能跑的氢能源客车,这智障税的税率可真高……

  实际上庞青年这哥们本身不是个骗子,上世纪90年代初抓紧了时代机遇开始在金华造高端客车,后来又收购了贵航云雀得到轿车生产资质,一时间混得风生水起。虽然青年莲花项目搞砸了,但传统商用车项目依然还是有市场的,结果弄一个根本无法使用的水氢发动机大巴项目出来,全面黄了。

  青年水氢项目和青年莲花项目都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启示——没有核心技术驱动,单靠宣传开路,这场游戏迟早会被明眼人发现有重大漏洞,圆不了谎的时候就是资金撤走的时候。

  欧洲其实也用很久乙醇汽油了,标号前面加E的就是,比如E95、E98这些。因为发动机设计之初就是要兼容E标乙醇汽油的,随便加没问题。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乙醇的热值只有汽油的60%左右,油耗随随便便给你加5%以上,国内油价却不见跌,这么便宜的乙醇还得纳极为高昂的燃油税。

  北方车主们更加受不了,冬季老长了,乙醇汽油加上去之后排气管各种排水,红绿灯位置全是排气水结的冰,老滑老危险了。

  三缸算是智障税吗?不是,现阶段大车企出品的三缸机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只不过中国市场消费者天然不爱三缸罢了。

  乱七八糟的汽车改装件算是智商税吗?也不算,虽然多数改装件根本没性能增强作用,但看起来更运动了也算是一种消费者获益,虽然我个人很讨厌这种汽车“化妆”行为,但只能归类于个人爱好。

  高价卖你一件完全没用、甚至有反作用的东西,这种商家多数都在征收智商税。除此之外,我们很难清晰定义哪些一定是汽车智商税,哪些一定不是。有些汽车品牌的产品只是不太好用,但在某段时期的确有它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