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嘉应制药今年会st吗(嘉应制药重组)

时间:2022-09-25 20:34

   600518股票今年能去ST吗?

  00518股票今天也是可以去来自t的,如果没有艾滋病的话,他们也可以继续购买。

  上市公司去年亏损8个亿,今年商誉减值12亿,公司股票会被st吗?

  连续两年亏损就要ST,商誉减值12亿,不一定亏损?还要看公司业绩情况,哪怕盈利一分钱,也是盈利,如果真的连续俩年亏损,那就没办法了。

  请问年底有那些ST可能摘帽

  根据上交所2008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ST股票如果要申请摘帽,需要具备以下3个条件:一是最近一年的年报必须扭亏为盈;二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即每股净资产为正值(此前曾要求每股净资产必须大于1元);三是最新年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
600887*ST伊利和600854ST春兰都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适用上述规则。虽然今年这两只股票的今年前三季业绩总体是盈利的,但是根据相关的规定要等到今年的全年业绩为盈利时才能进行摘帽,而公布今年全年业绩却要等到明年1月到4月才会公布,故此这两只股票若今年全年业绩最后还是盈利也要等到明年才能摘帽。
另外从现在的情况来看600854有可能不符合摘帽的条件,从2009年第三季报业绩来看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负的,不排除这股票明年公布的2009年的全年业绩时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然为负的,故此很有可能不符合上述的摘帽条件。相关的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情况如下:
*ST春兰公布2009年三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156元,稀释每股收益0.156元,每股收益(扣除)-0.254元,每股净资产4.3元,净资产收益率3.6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32163584.06元,营业收入650757139.38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1007376.21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232642624.66元。
另外附上600887*ST伊利的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情况:
*ST伊利公布2009年三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66元,稀释每股收益0.64元,每股收益(扣除)0.56元,每股净资产4.15元,净资产收益率15.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49832275.67元,营业收入.77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26038742.87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3318435077.54元。

  不知道ST会不会退市

  这个说不准,说的准的也不会到处说,每年很多st都在年末有地方政府撑腰挺过难关。不过今年新股改后st版的利润考核要扣除政府补助了,所以建议你现在不要轻易碰st的,毕竟定在风口浪尖捞钱是很吃亏的。

  海南椰岛实控人资金链要告急了吗?

  海南椰岛实控人冯彪,发布增持海南椰岛股份计划8个月后仍迟迟“按兵不动”,其和其他11位增持主体2月23日被上交所问询。而且,冯彪还是嘉应制药第一大股东老虎汇的大股东,老虎汇实际增持嘉应制药的股份也远未达到其增持计划的上限。

  同时,中国证券报记者查阅嘉应制药公告发现,老虎汇一笔5720万股的质押式回购交易将于3月8日到期,冯彪等四位股东预计需向质权人支付约3.7亿元的融资本息。

  有资深信托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计划配资增持又无动静,主要原因:一是配资资金没有到位,二是原有交易结构在严监管下无法实施。

  海南椰岛“零增持”

  海南椰岛在2月23日的公告中对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如此解释,“主要原因为增持主体出于实施期间的整体考虑”。公告亦称,“公司董事长冯彪承诺,增持主体因职务变动或者自愿退出本次增持计划的,由冯彪董事长本人进行增持,保证本次增持计划时间与数量不变”。

  东财Choice显示,海南椰岛在启动上述增持计划时,公司股价在2016年11月14日到2017年6月23日期间累计下跌了32.11%。彼时披露的公告表示,增持目的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以及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判断,同时为了积极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截至2月25日,海南椰岛仍属于零增持状态。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增持主体做了减持。根据上交所问询函,海南椰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川在披露增持计划时持有海南椰岛1.34万股股份,但目前持股数量为0股。

  增持迟迟未予实施,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自2017年6月24日披露增持计划到今年2月25日,海南椰岛的股价又下跌了20.44%。其中,2月14日盘中最低价触及7元,相比2015年6月15日盘中最高价23.26元缩水约70%。

  嘉应制药或告急

  冯彪间接持股的另一家A股公司——嘉应制药也于去年5月26日披露了增持计划。公告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老虎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老虎汇”)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嘉应制药总股本17%的股份。

  天眼查显示,老虎汇的四位自然人股东为冯彪、邢荣兴、高忠霖、桂琦寒,分别持股36%、27%、27%及10%。海南椰岛第一大股东为北京东方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东方君盛”),后者的自然人股东为冯彪、邢桢、高忠霖。老虎汇与东方君盛存在部分股东重合的现象。

  老虎汇在披露增持计划后通过发起设立的“长安权-股权并购投资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6日合计增持了嘉应制药约716.29万股,占总股本的1.4151%,增持金额约为9973.69万元。不过,去年6月20日后,老虎汇再未披露增持进展。

  嘉应制药从披露增持计划到2月14日,其股价累计跌幅逾20%。从去年以来的股价表现看,嘉应制药看似相比海南椰岛要乐观。但梳理资料发现,老虎汇可能更经不起股价下跌的考验。

  公开信息显示,老虎汇在2016年12月耗资10.46亿元从原嘉应制药第一大股东黄小彪处受让5720万股股份,折合受让价格为18.30元/股。受让股份在2017年2月23日完成过户登记。同日,老虎汇便将其全部做了股权质押。参考股权质押起始日收盘价15.08元/股,若质押率按40%计算,老虎汇这笔股权质押的警戒线元/股,平仓线%计算,警戒线元/股,平仓线元/股。停牌前,嘉应制药报收10.42元/股。

  老虎汇的上述股权质押属于质押式回购交易,将于2018年3月8日到期。按质押起始日收盘价(15.08元/股)的4折计算,老虎汇到期需要偿还融资本金3.45亿元。若再考虑每年7%-8%的融资利息,冯彪等四位老虎汇股东合计需向质权人东方证券支付约3.7亿元的融资本息。

  是忽悠还是无力

  无论是海南椰岛的冯彪,还是嘉应制药的老虎汇,二者在增持方式的选择上出奇一致,均为拟通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或信托公司的定向资金信托等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允许的方式进行增持。

  目前看,老虎汇选择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也正是冯彪擅长运用的方式。公开资料显示,冯彪为取得海南椰岛的控制权,曾借助五个集合信托计划合计持有海南椰岛19.73%的股份。2017年9月14日披露公告,冯彪计划将这五个信托计划的股份转到东方君盛名下。

  增持计划的资金

  有资深信托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如果配资进行增持,但增持又无动静,主要原因可能是两个:一是配资资金没有到位,二是原有交易结构在严监管下无法实施。“比如说之前的信托计划可能设计了带有夹层的结构,但现在这种结构已经不让做了。”

  上交所问询函要求,海南椰岛需补充披露相关定向资产管理或信托计划的杠杆比例、存续期安排等。同时,还需披露各增持主体增持计划的数额明细,并分别说明增持资金的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1月7日,冯彪控制的东方君盛分三次合计质押的股票数量已占其持有海南椰岛股票的99.99%,占海南椰岛总股份的20.84%。这三笔质押的资金用途均为“补充企业流动资金。”

  需要指出的是,为严防“忽悠式增持”误导投资者,上交所早于2016年颁布了股东及董监高股份增持公告格式指引,督促上市公司严格遵守指引的规范要求,充分完整披露增持计划,并及时公告后续进展。

  赶紧融资!2013年哪家上市公司收购了勒卡斯

  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2月7日,停牌近两个月之久的双龙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万载双龙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金宝药业100%的股份,初步协商的交易价格为10.8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宗并购是医药行业马年已经掀起的并购潮的一个缩影。《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为了化解医药企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工信部等有关政府部门近期将出台相关文件,支持推动包括医药行业在内的数个行业的兼并重组。
实际上,除了双龙股份之外,另外一家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康恩贝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14年2月7日起继续停牌。康恩贝进一步透露称,公司本次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系收购国内某制药公司股权资产。该公司拟分步采用包括以现金方式及(或)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实现对该制药公司股权的收购,目的是为了抓住现阶段国内医药行业整合的机遇,加快实施公司植物药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稍早之前,A股的另一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南京医药则发布公告称,与联合博姿的战略投资获得商务部原则同意。按照该项战略投资方案,南京医药将向ALLIANCEHEALTHCAREASIAPACIFICLIMITED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7亿股A股普通股,占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的12%,预计募集资金10.6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获得商务部批准之后,该项定增方案获批可能性较大。南京医药方面表示,通过合作,南京医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创新业态,推动本土传统产业升级。而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外资医药流通企业首次进入我国医药流通业,能迅速抓住该行业的机会。
《经济参考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2013年,医药上市公司并购节奏明显加快:其中包括华润三九收购山东临清华威药业;仁和药业收购东科麦迪森制药;上海莱士收购邦和药业;乐普医疗收购新帅克制药;沃森生物收购大安制药;独一味拟收购蓬溪等医院;新华医疗收购远跃药机90%股权等,并购案例超过20个。
一位业内人士则一语道破了药品生产企业并购潮汹涌的实质——“为了文号而战”。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国家食药总局对注册审批管理比较严格,拿一个药品文号太难了,但买卖药品批准文号又违法。因此,不少企业通过并购手段,获取更多优质的药品文号便于药品顺利上市。双龙股份公告称,目前金宝药业拥有66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35个产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35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1个药品被列入OTC品种目录(其中甲类品种23个,乙类品种8个)。
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118家上市药企发布2013年年报预告。按照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计算,2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东北制药下滑1211%、四环生物下滑795%;9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金浦钛业增长2899%、嘉应制药增长1749%。按照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计算,3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东北制药下滑1581%、四环生物下滑795%;6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金浦钛业增长2899%、嘉应制药增长1710%。
而这些业绩出现大幅变化的上市药企,多与开展并购重组事项有关。例如,嘉应制药公司业绩实现如此大变化,与公司实现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联营企业湖南金沙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有关。
“并购仍是医药行业今年全年的主题。受益于行业整合和改革红利,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药制造业都将迎来并购整合的高峰期。”上述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为了化解医药企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工信部等有关政府部门近期将出台相关文件,支持推动包括医药行业在内的数个行业的兼并重组,其目的在于去除医药行

  嘉应制药重组提前有消息吗

  没有,也没有关注到主力的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