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猪价上涨过快?发改委给出“定心丸”!将研究
发改委就针对近期猪价上涨过快情况,组织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会议。
外三元生猪价格为21.48元/公斤,较6月10日的15.99/公斤上涨了近34.33%,较3月的低点涨幅则超过70%。
有关方面分析认为,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上涨,重要原因是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部分捏造的涨价信息短期内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
对此,发改委明确指出,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可能导致后期集中出栏、价格再次快速下跌,从而造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反而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储备调控防猪价大起大落,未来涨幅关键仍在产能去化
在上个月底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表示,将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特别是加强生猪产能调控,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针对稻谷、小麦、生猪、成品油、煤炭等重点品种,发改委已建立起“托底”“限高”“价格上下限”等多种形式的价格区间调控机制,有效应对价格异常波动。
去年6月,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新增“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和“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两项预警指标;并且分设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来进行调控。
此后发布的《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3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少于40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作为核心调控指标,月度同比变化率超过5%时,采取预警引导、鼓励生猪养殖场加快补栏二元母猪或淘汰低产母猪等措施,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归合理区间。
今年5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从去年6月的高位——4564万头,降至4192万头;不过,应当注意的是,这一数字相较今年4月是有所上涨的——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77万头。
宏观经济学家任泽平撰文指出,预计未来价格温和上涨,但不具备快速大幅上行的条件,主因产能去化程度不深、且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叠加保供稳价措施出台,未来涨幅取决于产能去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