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b股价值洼地

时间:2021-12-09 22:56

  为什么大家都开始完B股了,B股是不是要暴涨

   人币升值预期愈演愈烈,B股的价值洼地明显!!
奥巴马为了本月访华,想多了解中国,就问其手下,美国金融危机、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有什么影响吗?其部下说,中国经济受影响很少,中国人根本不关心美元,甚至很讨厌美元,有点美元都换成人币花。打个比方,中国股市有A股和B股,同一家公司人币计价的A股,比美元计价的B股贵一倍还要多,中国人认为手里拿美元心里不踏实,宁愿花一倍多的价格也要用人币不用美元买同样的东西。奥巴马闻言大怒:这次我要让中国人接受美元,他们不买便宜一半的美元计价B股,那么我们买回来,等他们看到B股原来比A股涨得更快时,让中国人着急换美元,再把B股高价卖给他们!
段子当不得真,但B股相对A股的估值优势,却是实实在在的。
以昨日涨9.38%的本钢 B为例,其股价收于4.78元港币,而昨天本钢A的收盘价为7.00元人币。 什么叫“价值洼地”

   “洼地”顾名思义即中间低四周高的自然地形,对于“洼地效应”最直观的解释是,当房地产围合一个湖泊中心发展之时,便形成了自湖心向四周土地递减的级差地租,大致出现“近贵远贱”的圈层分布,这其实就围合出湖心的价值洼地。一旦因某种特殊原因填湖开发,那么,湖心洼地的地价和房价就会突然井喷,创下区域地产的最大价值,甚至引发周边地产的价值飚升,即产生了洼地效应。当然在房地产实际开发中,所谓的洼地不一定就是湖心区,也可能是市政中心、城市广场或历史建筑区等等对于区域价值有提升作用的区域。
“洼地效应”是近两年比较流行的词,从经济学的财经分析中我们常会看到。比如,中国市场的巨大投资潜力和发展空间,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的目光,使外资投入持续增加,这样就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产生了洼地效应;也可以形容江浙一带对人才的吸引,说其民间资本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洼地效应;而当解释蓝筹股在弱市中的井喷行情时,就会比较其动态市盈率和平均市盈率,说其产生了价值洼地。 什么是价值洼地

   就是说和其他同类东西的市价比,相对较低 价值洼地的意思

   “洼地”顾名思义即中间低四周高的自然地形,对于“洼地效应”最直观的解释是,当房地产围合一个湖泊中心发展之时,便形成了自湖心向四周土地递减的级差地租,大致出现“近贵远贱”的圈层分布,这其实就围合出湖心的价值洼地。一旦因某种特殊原因填湖开发,那么,湖心洼地的地价和房价就会突然井喷,创下区域地产的最大价值,甚至引发周边地产的价值飚升,即产生了洼地效应。当然在房地产实际开发中,所谓的洼地不一定就是湖心区,也可能是市政中心、城市广场或历史建筑区等等对于区域价值有提升作用的区域。
“洼地效应”是近两年比较流行的词,从经济学的财经分析中我们常会看到。比如,中国市场的巨大投资潜力和发展空间,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的目光,使外资投入持续增加,这样就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产生了洼地效应;也可以形容江浙一带对人才的吸引,说其民间资本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洼地效应;而当解释蓝筹股在弱市中的井喷行情时,就会比较其动态市盈率和平均市盈率,说其产生了价值洼地。 B股转A股怎么操作

   你好。1,b股和a股是两个市场,2,b股不能转a股,现在b股相对于a股都是折价的,如果能转早就么有差价了。 A股有何优势?B股有何优势

   一个大学生曾问巴菲特:“你在投资上曾经犯过什么错误吗”“犯过什么错误,”巴菲特回答:“那要看你给我多长时间。”
目前个人直投使得一般股民得以在合法途径下进行海外股市投资,更为重要的是,此次个人直投给了一般投资者做实此次A股大牛市利润的良机。由于熟悉度的问题,H股和B股市场令一般投资者感觉不易接受,但在其巨大的估值优势下,凸显的投资机会还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做实利润的一次机会
由于目前A股基于2006年收益的静态市盈率高达58倍,基于2007年预期收益的动态市盈率也在40倍左右。而香港国企指数基于2006年业绩的静态市盈率仅为23倍,基于2007年的动态市盈率为16倍。所以,在A股高估值的背景下,个人直投对A股市场一部分寻求风险庇护的投资者而言,意味着给出了一个极好的做实利润的机会。
何谓做实利润以一般水平的投资者为例,其从1000点到现在的5000点,在两年时间里获得了400%以上的收益。但现在的问题是,两年前市场的实际市盈率(包含股改因素)在11倍左右,现在已经接近60倍。也就是说,尽管2006年和2007年A股上市公司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增长,但股价上扬的主要因素还是来自于估值的提升。估值水平提升了3、4倍,而利润增长的水平两年合计起来仅在80%左右。正所谓,帆并没有怎么动,主要是我们的心出现了大动。
有分析人士认为,既然现在的静态市盈率已经到了60倍,而同样上市公司股权的H股市场,其市盈率仅为我们A股市场的1/3,那么凭什么不借此机会换成H股。一旦完成转换后,投资者在A股既得的400%的收益将被做实,因为其持股市盈率已经由58倍下调到23倍。
时间将抹去H、B股的投资劣势
现在继续投A股的理由主要在于我们熟悉A股,但尽管我们熟悉A股,在2001年到2005年的漫长熊市中,投资者还是亏得很惨重。也就是说,就股市投资而言,熟悉和陌生并非成功的全部。A股当前投资的弱点在于其高估。
B股的优势在于估值优势和熟悉度。目前深圳B股静态市盈率为31.5倍,其基于2007年的动态市盈率为23.4倍,上海B股静态、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9和34倍。我们对B股的熟悉度可能低于A股,但肯定在H股之上。投资B股的劣势在于对于大一些的资金而言容量太小,个人投资者投资B股还存在理论上的资金限制(每个身份证每年可换5万美元或等值外币)。
H股的优势有三点:一是估值的绝对优势。目前H股静态、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3倍和16倍;二是有一些H股同时发行了A股,从差价的角度就能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三是容量大,可以容纳较大资金运作。其投资劣势在于对H股市场的投资规则,内地投资者还不是太熟悉;香港市场上有很多国际大行,一些投资者认为对手实力太强;有很多衍生产品和透支服务,如果投资者把握不好,可能酿成大的投资错误。
在笔者看来,H股和B股的投资劣势,在其巨大的估值优势下并不重要。现在23倍的H股估值,相当于2007年深圳B股的市盈率,也即是相对于H股而言,深圳B股股价透支了1年的未来收益。同样的推演:相对于深圳B股的估值,上海B股的股价透支了1年的未来收益;相对于上海B股的估值,A股当前股价透支了约1年的未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