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重磅!创新“固收+”产品来了!这次有什么不同
早在2014年,《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就有规定,“一只基金持有其他基金(不含货币市场基金),其市值不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百分之十,但基金中基金除外”。近期获批发行的中欧招益稳健一年持有混合型基金,正是符合上述规定的创新固收+。
产品公告显示,将于12月13日发行的中欧招益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合计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超过30%。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创新性地将公募基金纳入投资范围内,投资于基金比例不超过10%。
从资产比例要求来看,该基金属于“固收+”产品。在资管新规逐步打破刚兑,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类产品持续走红。根据国海证券统计,截至2021年9月底,狭义范围上的“固收+”基金(包括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和低股票仓位的灵活配置基金)超过1000只,占全部基金规模比重9%左右。
可投中欧旗下明星基金,提升资金效率和分工精细化
“固收+”通常将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底仓,主要投资于中高等级信用债投资等,来争取锁定基础收益;在“+”的层面,则通过可转债、权益等非固收类资产配合多策略来争取增厚收益。
这也对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单基金经理模式下,基金经理除了具备资产配置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债券投资能力和选股能力。而在双基金经理模式下,分仓管理则可能产生沟通成本等问题降低投资效率。中欧招益所采用的“债券部分直接投资+股票部分投资中欧优质权益基金实现替代”新产品模式,或许为“固收+”产品带来了提升资金效率、推动投资专业化和分工精细化的解决方案。
从选股到选基,基金经理投资分工得以进一步精细。通过将基金纳入收益弹性来源,中欧招益将有望为基金经理节省更多时间精力,专注大类资产配置、优选基金和构建固收类底仓,而股票投资部分交给更专注权益领域的基金经理。
特别是对中欧招益而言,作为连续7年获得金牛奖的基金公司中欧基金旗下产品。该基金也有望整合中欧基金的股债投研实力,争取带来更多长期超额收益机会。
根据海通证券的统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欧基金权益类资产近3年超额收益率在11家权益类大公司中排名第一,固收类资产近5年超额收益率在11家固收类中型公司中排名第四。此外,由于中欧招益只投资于中欧基金旗下基金,中欧招益也为投资者避免了“双重收费”的问题。(注)
资产配置专家黄华掌舵 同类基金近一年回报超8%
中欧招益创新的产品设计,对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基金管理管理能力和债券投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欧招益的拟任基金经理黄华从业超13年,2017年开始管理基金,曾专注资产配置投资研究,现任中欧基金多资产策略组投资总监、固收+团队负责人,拥有丰富的资产配置经验、债券市场投资经验和多元资产投资经验。
多年的险资管理经历使得黄华个人投资风格更偏稳健,不追求信用下沉,注重风险收益比,追求在同等收益下更低的回撤和波动率。截至2021年9月30日,黄华在管的混合型基金A类份额近一年回报均超8%,近6个月回报均超2%。以其管理时间较长的中欧康裕A为例,该基金成立以来回报38.78%,近3年回报28.3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1.35%和10.6%,多阶段超额收益显著。
固收+基金的投资管理离不开团队协作,追求稳健的投资体验,还需要专业科学的流程管理。绩优固收+老将黄华背后正是在管产品规模突破400亿元的中欧基金固收+团队及其纪律化的投资流程。
据悉,依托于中欧基金体系化投研实力,中欧固收+团队以绝对收益为导向,通过纪律化投资流程,挖掘个股、个券层面超额收益机会,力求以相对较小的风险达到目标收益,为持有人带来更好的长期投资体验。
在具体投资研究中,中欧基金固收+团队擅长从长期收益目标出发,综合考虑经济、政策、资金供给、行业配置、区域选择、发债主体等多元因素,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制定投资策略、构建投资组合。
总结来看,中欧招益一年持有这款创新“固收+”基金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创新的“固收+”基金投资方式,通过将不超过10%的基金资产投资于中欧旗下基金,有机会充分整合中欧投研实力,充分发挥中欧权益优势。二是由13年资深老将固收+负责人黄华掌舵,更有中欧固收+战队助阵;三是锁定1年持有期,帮助投资者克制追涨杀跌,提升基金投资体验。
业内人士表示,中欧招益一年持有为“固收+”基金市场带来有益尝试,有望增强资金使用效率,为投资者带来理财新选择,提升持有人投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