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热点

这么多小公司都不干了

时间:2021-08-06 23:53

  正文:
 

  今天市场延续了震荡走势,整个盘面乏善可陈,比较值得说道的是今天创新药和CXO普跌,药明康德大跌8%,上了龙虎榜,沪股通净卖出2个多亿,机构净卖出将近12个亿。

  
 

  不得不说,药明康德最近的走势确实是CXO里面比较弱的,前段时间的机构股东违规减持,加上近期大股东以及高管的频繁减持,加上CDE新政的影响,让药明康德的股价抬不起头来。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药明康德的半年报预告:

  公司预计 2021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 2020 年半年度的人民币 171,715.54 万元相比,增加人民币 91,009.24 万元到人民币 94,443.55 万元,同比增长 53%到 5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 113,110.93 万元相比,增加人民币 97,275.40 万元到 人民币 99,537.62 万元,同比增长 86%到 88%。

  假设H1利润26.24亿,扣非21.1亿,则:

  Q2利润11.24亿,扣非12.8亿;

  Q1利润15亿,扣非8.3亿。

  虽然利润环比下滑,但是扣非环比增长54%!这个业绩太亮眼了,看了这么多份半年报,能有这个业绩增速的实在不多见,12.8亿的单季度扣非也创了历史新高,从药明康德身上,我们依旧看到CXO行业的高景气度。

  假设今年40亿扣非的线倍,基本是当前成长股的一个合理估值水平。

  所以,我认为从估值的角度来说,药明康德现在算不上过度高估,因为从成长性来说,我们认为CXO龙头至少5年的高成长还是能看得到的。

  但是,正如张坤所言,现在这些抱团标的选对了可能也就是年化20%左右的收益,选错了可能就是30-50%的回调,也就是说,这些抱团股目前的股价是“脆弱”的,性价比低的,一旦出现业绩低于预期的时候,深幅调整可能随时会来。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三条举措:

  一是,严选优质赛道,只选最好的赛道,新能源、CXO以及医美是我们重点关注的;

  二是,不追高,我们只在出现明显错杀的时候出手,否则只持有;

  三是,控制仓位,甚至可以有一些减仓操作,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状态,季度业绩水平做适当的仓位调整。

  我个人对于成长股的布局整体仓位还是相对偏低的,大部分仓位放在非抱团标的上,虽然等待市场的价值发现也是长路漫漫,但是安全,不亏钱是我们投资的第一原则,不买贵的东西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从实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另外,我最近也通过朋友了解到CXO行业的一些情况,结合我个人的认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创新药确实不好做,很多小的创新药公司都做不下去了(研发投入太高,产出不确定),加上CDE新政的影响,头部效应将更加明显;

  2)在CXO工作的博士,刚毕业到大厂工资只有8000多,到小厂工资大概有1-1.5w,这个工程师红利可想有多高,这是赤裸裸的压榨,但也没办法,在没有研究成果出来之前,你不过就是个做实验的工具人;

  3)既然创新药不好做,这么多小公司都不干了,为什么CXO景气度还这么高呢?我的理解是,是大药企的研发投入在支撑着行业景气度,大药企为了跟住趋势,会与CXO有较多的药物发现研究合作,我们从康龙化成的业务结构也能知道,绝大多数业务来自于大药企,而且都是长期合作关系;

  4)所以,在CDE新政之下,与大药企有长期合作关系的CXO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

  5)也正是因为创新药研发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CXO的价值也凸显了出来;

  6)其实CXO的发展还有下一个阶段,就是转型创新药企,通过一边外包,一边做技术积累,当时机成熟之后,有出大药的机会,CXO可以直接转型创新药企,等于说是拿着别的药企研发的钱,给自己的创新药铺路,但是,这种想法不会明着说,否则不会有药企愿意跟你合作了。

  所以,综合来看,我们认为CXO,尤其是头部CXO应该是不用太担心的,中国的创新药进程才刚刚开始,国外创新药已经发展几十年了,大家去看国外头部CXO公司的股价,都是蒸蒸日上,中国这才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记得点“在看”,下课!

  
 

  以下为市场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