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为什么又是理想?
内部文件显示2024年才会改款,让客户放心购买。
据我们所知,在传统经销商模式下,4S店销售人员获取的信息会有一些滞后,厂家的优惠政策经过多层传递,才会出现在销售大群里,有一定的突发性。
但是在直营模式下,门店销售人员就是车企的员工,对于公司的销售策略完全不了解,这很难让消费者信服。
张翔指出,理想汽车没有提前告诉用户降价或停产的信息,有可能是为了防止竞争对手同时获取到这些信息,从而提前布局,影响理想的市场表现。
其实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一款车临近换代前,大幅降价清库存是常规操作。但是很少引发集体维权风波。
一方面,在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下,降价是经销商单方面的行为,厂家不会为此负责。即便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有异议,但因为有经销商作为缓冲,消费者不会直接找到厂家进行维权。
而且经销商降价有一定的区域性,并非全国都是如此。不同区域之间降价力度不同,反而会引发消费进行综合比价。
另一方面,由于经销商给出的价格不透明,所以消费者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价格变动信息,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所以,消费者对于传统模式下的价格敏感度,要远低于直营模式。
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带来的直营模式,不但可以让车企更容易把控成本和门店的服务质量,透明的产品价格也让消费者购买的更加安心。
此前小鹏汽车也遇到过这种情况,2020款小鹏G3上市后,引发了不少老用户的不满,一些刚提车不久的车主发现,新款车型价格调整不大,但配置提高了很多,质疑何小鹏为何要隐瞒产品升级。
为此,何小鹏亲自微博上发布长文致歉,并公布了解决方案,后来补偿细则经过多次修改,事件才逐渐平息。
在直销模式下,新势力们离用户更近,其联系也更紧密。这种紧密,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主机厂可以迅速掌握用户的意见,但用户生态逐渐“饭圈化”,也容易反噬品牌。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品的价格调整在所难免。而造成车主愤怒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信息不对称,因车型改款或降价不知情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唯有真诚。
明明已经吃过一次亏,为什么理想汽车还会犯同一个错?这很难不让人质疑,理想汽车对用户权益的重视程度和真诚度。
对新势力来说,打造“爆款”车型,只是生存下来的第一步。如何成为一家真正的用户型企业,才是从10走到100的核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