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生产恢复强于需求——6月PMI数据
核心观点:2022年6月PMI数据:制造业 PMI为50.2%,较上月上升0.6%。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54.7%,较上月上升6.9%;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较上月上升5.7%。6月制造业PMI基本符合预期,非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但由于此前对PMI数据的好转已有预期,6月数据公布后市场反映较为平淡,甚至走出了利空出尽的利好的行情,暗示债券市场对复工复产导致基本面修复预期已经反应的较为充分。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6月PMI数据:制造业PMI为50.2%,较上月上升0.6%。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54.7%,较上月上升6.9%;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较上月上升5.7%。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多项指标重回荣枯线以上,产需景气度恢复快于制造业总体水平,部分制造业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PMI在手订单、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下降,分别下降0.8%、0.7%;价格相关PMI指数继续下降,但降幅收窄,PMI主要材料购进价格以及出场价格指数分别为52.0%以及46.3%,较上月下降3.8%以及3.2%;其余各个分项均回升,其中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供应商商配送时间分别为50.4%、52.8%、51.3%,较上月上升2.2%、3.1%、7.2%。
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加速回升,大型企业PMI有所下降但仍在荣枯线以上。大型企业PMI为50.2%,较上月下降0.8%,中型企业PMI为51.3%,重回荣枯线%。中小企业PMI指数继续回升,大型企业PMI指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在荣枯线以上,显示疫情冲击过后各规模企业整体呈现向好趋势;大中型企业生产恢复幅度均大于需求,小型企业需求恢复幅度虽然较大但仍在荣枯线以下,反映出目前制造业企业仍然面临一定的需求恢复较慢问题;6月上海解封后,各规模企业均复工复产,在需求恢复较为缓慢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的恢复或对大型企业订单造成一定挤占。
新订单以及生产是推动PMI回升的主要原因。新订单、生产、从业人员以及原材料库存对PMI拉动程度分别为0.12%、0.70%、-0.26、0.19%,较上月增加0.66个、0.77个、0.22个、0.02个百分点。此外,6月各地封控措施减轻,物流配送时间缩短,但由于供应商配送时间在合成制造业PMI的过程中为逆指数,因此对PMI指数造成拖累,剔除供应商配送时间对PMI造成的扰动后,制造业景气度实际回升幅度更显著,但涨幅相较上月有所收窄。
需求景气度有所恢复,但恢复动能有待加强。6月PMI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分别为50.4%、49.5%,较上月上升2.2%、3.3%,在手订单44.2%,较上月下降0.8%。从需求结构来看,新订单以及新出口订单均回升至荣枯线附近,在手订单则小幅回落,PMI新订单-产成品增长至正值,6月疫情冲击大幅减轻,政策发力刺激消费,需求较上月继续回升,但由于需求恢复力度弱于生产,此前累积的在手订单不断消耗,PMI在手订单指数持续下降,PMI新订单与产成品库存指数之差连续两月缩小,制造业企业面临被动去库的局面。
物流显著恢复,生产景气度继续回升。6月PMI生产、进口、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供货商配送时间分别为52.8%、49.2%、55.2%、51.3%,较上月回升3.1%、4.1%、1.3%、7.2%。随着上海解封,各地封控措施放松,物流保通保畅等政策发力下配送时间显著缩短,供应链恢复正常,生产动能增强,6月制造业各方面生产景气度均有所恢复,产需共同恢复叠加稳经济政策支持,企业预期继续回暖;此外,由于需求修复力度不及生产,产出缺口较上月扩大。
6月基建项目落地速度加快,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上升。高频数据来看,多数行业开工率在6月中旬走高,下旬则有所回落。钢铁行业、煤炭行业中,6月开工率相较5月基本持平;汽车行业,整体而言6月轮胎开工率相较5月提高,6月第四周轮胎开工率相较前三周略有下降;化工行业,6月江浙织机PTA产业链负荷率整体而言波动较小,月末受到江浙地区疫情扰动小幅回落;此外,由于疫情扰动减弱后,基建项目落地速度加快,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上升。
供需对比来看,疫情期间受到抑制的产需继续释放,产需均持续修复,其中生产的修复幅度更大,PMI生产指数已回升至荣枯线以上;需求修复力度则相对较弱,修复动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制造业企业目前处于被动去库阶段。6月PMI原材料库存48.1%,较上月上升0.2%;PMI产成品库存48/6%,较上月下降0.7%。6月企业生产回升至荣枯线以上,疫情期间由于物流不畅导致原材料缺乏的问题得到解决,由于生产恢复力度强于需求,企业库存不断被消耗。
原材料采购压力缩小,但出厂价格下降,企业利润依旧承压。6月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0%、46.3%,较上月下降3.8%、3.2%。除原油外,其他原材料价格涨势均有所收缩,原材料购进价格继续下降,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上,企业原材料采购压力缩小,出厂价格连续三个月下降,企业利润继续承压。
非制造业上升至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54.7%,较上月上升6.9%,其中建筑业指数56.6%,较上月下降4.4%,服务业指数54.3%,较上月上升7.2%。建筑业景气度上升至较高水平,一方面,物流恢复情况良好,原材料运输不畅问题得到解决,施工进度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稳经济政策发力,基建项目加速落地为稳增长提供支撑,建筑业景气度较高;服务业景气度回升至荣枯线月各地疫情管控措施放松,常态化核酸下疫情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弱,居民出行、购物等经济活动正常化,服务业景气度随之提高,服务业企业预期向好。
总体而言,6月上海解封,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放松,虽然部分地区疫情仍有反复,但常态化核酸下疫情对经济生活扰动缩小,制造业产需延续上月继续恢复,其中生产已恢复至荣枯线以上,物流保通保畅政策发力,配送时间缩短,企业预期向好;中小企业恢复动能较足,其中中型企业景气度也已恢复至荣枯线以上,但由于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中小企业的恢复或对大型企业新订单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非制造业景气度全面恢复,基建加速落地,建筑业景气度上升至较高水平,常态化核酸下居民经济生活正常化,服务业景气度已回升至荣枯线以上。随着后续稳经济政策继续发力,疫情防控放松效果显现,需求回升动能加强,经济复苏大势不改。6月制造业PMI基本符合预期,非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但由于此前对PMI数据的好转已有预期,6月数据公布后市场反映较为平淡,甚至走出了利空出尽的利好的行情,债券市场对复工复产导致基本面修复预期已经反应的较为充分,后续经济数据如果不大超预期,或对债市的压制能力呈递减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