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中信证券:地产销售复苏局面得到确认,投资复
政策空间仍然广阔。
历史上每一轮销售复苏往往很快伴随投资拿地复苏,企业在市场底部也容易迅速转为乐观。但本轮周期情形不同,大多数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远甚往日。故而本轮周期销售复苏和投资复苏之间的时间跨度或许较长,土地市场热度难以恢复,甚至房企对销售复苏的定性都预计极尽谨慎。这也使得政策宽松的窗口可能较长。一些政策具备开创性,一些政策虽然本意和地产市场无关,却可能对需求影响明显。这种基本面和政策面同向共振的时期,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信用风险有所消退,但信用复苏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和过去六个月不同,监管对信用风险更为重视,银行金融机构在剩下未爆雷民企的负债头寸显然更大,企业本身主动坚持的意愿也显然更强。但是,即便销售复苏,相信债权人向地产行业投放增量资金的意愿恐怕更低,一些企业仍需缩表以偿还负债。
▍开发行业主要聚焦周期拿地指标。
我们认为,判断开发企业前景的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指标,是2021年9月-2022年5月以来公司拿地的合同金额总计,尤其是拿地合同金额和历史拿地金额的比较,以及拿地合同金额和销售额的对比。这是因为,足额拿地本身说明企业通畅的融资渠道,更意味着企业补充了一批盈利能力更优的土地;这更是因为,如果企业在长达三个季度的时间不拿地,其货值结构可能恶化,剩余可售货值往往难于去化。所以,如果企业长时间不拿地,其市占率和盈利能力就可能下降,信用风险也相对更大一些。当然,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判断还需结合估值因素。
▍物业服务主要聚焦独立性。
物业管理具备广阔成长空间,头部公司市占率并不高。即便面对关联方信用风险,物管公司只要保持企业独立,则本身不存在庞大的负债问题。唯物管公司仍然需要在战略、业务和人事考核等方面充分证明自身的独立性。因此我们认为相比民营地产公司而言,民营物管公司更容易走出困境。但行业内部,国有企业仍然占据多方面优势。
房地产市场销售反复的风向;局部区域疫情扰动市场的风险;货值结构分化之下,一些企业持续缩表的风险。
我们认为,对销售最敏感的,是从事经纪服务的企业。地产开发板块的估值和所处周期位置都极富吸引力的企业。
- 上一篇:8月4日利华益维远双酚A价格上调
- 下一篇:今日要闻!京东超市发布BOOST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