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知名基金经理“出走”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赵诣正式离任,根据前一晚农银汇理基金发布的公告,赵诣因个人原因离任。离任前,赵诣曾同时管理农银汇理旗下4只基金,分别是农银新能源主题、农银工业4.0、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农银研究精选,去年四季度末规模合计超过400亿元,这4只基金曾在2020年包揽了年度基金业绩前四名,赵诣凭借着这一年的出色业绩,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其中,农银新能源主题的规模实现大幅增长,去年四季度末的基金规模已经接近300亿元。
杨飞管理国泰金龙行业和国泰估值优势的任职回报率分别达到197.06%和123.96%。在此次离任之前,杨飞还管理过国泰基金旗下4只基金,其中,国泰景气行业的任职回报率达到210.41%。
杨飞的风格是选择行业景气度较高的成长股,从他曾经管理的国泰金龙行业可以看出,去年四季度末的重仓股主要集中在一些科技行业,包括半导体、计算机、军工和新能源等。
离职原因吸引关注
今年公募基金经理的变动依旧如往年般频繁,除了上述两位知名基金经理外,已经离任的兴证全球基金经理董承非、宝盈基金经理肖肖、华安基金经理崔莹、银河基金经理神玉飞等人,都曾凭借出色的过往业绩获得过众多投资者关注。
有关赵诣离任的具体原因,曾有业内人士提及股权激励,也有媒体报道称,赵诣的下一站可能会是某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除去业绩不佳的原因,更多的基金经理似乎是想为自己谋求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或者更好的工作待遇,而股权激励也是众多业内人士提及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来,不仅有公募基金经理选择“奔私”,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公募大佬离开老东家,与人合伙开创个人系公募。从一些个人系公募的股权架构可以看出,有些公司设置了供员工持股的平台——有限合伙企业,充足的股权激励福利也吸引了不少行业优秀的基金经理加盟个人系公募。
当一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未来的风格和业绩可能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好则延续较好业绩,差则业绩大变脸,并再次更换基金经理。不仅如此,持有该只基金的投资者,是继续持有还是选择赎回,也将会在变更基金经理之后作出选择。
某位FOF投资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现在选基金除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外,还需要注意公募基金公司之间的治理差异。因为现在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小型基金公司一旦培养出明星基金经理,就会面临着“奔私”或者被待遇更好的公司挖走的事实,关键要调研这家基金公司在治理上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去稳定基金经理。该人士坦言,在关注大型公募时,会留意一些知名基金经理会不会有“奔私”迹象,而在关注中小型公募时,会留意基金经理会不会被其他大公司挖走。
某位公募人士则告诉,公募基金行业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可以促进行业整体进步。基金经理为了个人前景和发展空间自然也会做更好的选择,这也是建立在其有出色的过往业绩基础上。如果投资者认可该基金经理,可以继续跟随基金经理的新平台,无非就是换了一个平台继续为投资者赚钱,最关键的还是要能够创造出优秀的投资业绩。对于接替的新基金经理,也并不一定业绩就不如前者,原持有人可以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