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用户商家投诉不止,舆论风波不断,58同城“顽疾
《国际金融报》先后接到多位58同城用户的反馈。其中有用户怀疑因注册58同城找兼职,而被不法分子获取信息,致使自己损失数万元;也有入驻商家质疑58同城存在先交钱再拟合同、业务员推销与实际服务不符等各种乱象。
武虹在58同城投简历求职,当天半夜23时左右,她突然接到陌生电话。
就上述几位用户的相关经历联系58同城方面,其相关人士回应称,用户被骗的经历很难确定其是否为58同城泄露电话导致,“因为用户是在平台外被骗,已经跳出58同城的系统,难以追踪路径,如果警方需要配合,我们会全力配合,在此之前我们不接受采访”。
徐涛代表公司与58同城方签订了合同,次日他便发现,平台提供的推广服务可能存在问题。据徐涛描述,销售员曾明确承诺,用户浏览商家所发布的帖子满30秒以上才会扣除商家所充值的部分推广费,这是套餐中徐涛最看中的一项服务,也是其购买的主要原因,然而徐涛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只要用户点击,不管多长时间都会扣费。
她看到58同城上的88元“省心租”服务,宣称会增加推送和提高阅读量,却没想到购买后两小时,自己的房子就被下架了。
共搜索到276份判决书,裁判年份显示,最早的一起可追溯到2012年,2018年裁判了107件,随后的三年也没有断过。诈骗方式大多是通过58同城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虚构“资料费”“办证费”等收费项目,乘机骗取众多求职者的钱财。
一名58同城系公司的人曾说,在此前一次负面舆论事件中,曾有人力劝58同城CEO姚劲波趁机改变商业模式,以减少虚假信息带来的负面舆论。但此提议被姚劲波断然拒绝,他的理由是商业模式调整带来的收入减少,成本增加,损失实际上是超过了因为虚假信息被处罚而造成的损失,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商业模式的调整。但该说法未经官方证实。
在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看来,58同城可被理解成一个大而全的信息集市,很难去甄别其中每条信息的真实性。如果每一条信息都派专人去做审核,成本会大幅提升,同时信息的数量会大幅降低,这样就无法支撑这么大的流量平台,也无法转变成相应的市值和市场影响力。
而58同城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其难以在扩大营业收入和投入成本整治虚假信息之间找到平衡。58同城营收长期依赖于会员付费和在线推广,而这种依靠信息差赚钱的模式让58同城一直保持着高毛利率水平。58同城私有化退市前的最后一份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58同城实现营收25.603亿元,其中会员服务实现营收8.156亿,在线%。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58同城大而全的优势已逐渐不再明显。2017年,姚劲波在《我有嘉宾》的采访中曾提到,用户没有理由去用第二名的服务,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唯一的一个平台对社会的效率更高。按照他当时的设想,在房产、招聘、二手车、二手交易等领域,58同城会慢慢干掉所有垂直领域的对手。
但随后的事实则是,在这些领域,都已经成长起来了聚焦垂直行业、深耕精细化运营的企业。在房产领域,贝壳找房的体量要远大于58同城旗下的安居客;招聘领域,58同城曾收购中华英才网,而前程无忧、BOSS直聘、智联招聘、猎聘、脉脉等让年轻人找工作有了更多选择;二手交易领域,闲鱼显然名气和规模更大;同城货运领域,快狗打车的市占率远落后于货拉拉……此外,和其他互联网巨头一样,58同城也有着旗下垂直业务一个个独立上市的愿景,但目前来看,安居客、天鹅到家、快狗打车的上市之路均不太顺利。
在鲁振旺看来,由于58同城涉及的面比较全,因而对于四五线小城市的下沉市场仍有价值,下沉渠道也会一直需要它,但同时58同城也需要转型。不然,随着接下来的发展,跟不上形势的58同城可能会越来越处于弱势状态。此外,能否控制好信任问题也是关键,毕竟一轮又一轮的负面信息对其而言也是尤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