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加息周期开启,美债收益率曲线迈向倒挂?投资
注意到,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超过2%。
资深宏观对冲基金经理袁玉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某种程度上,在低增长、高通胀的背景下,衰退是一种必然。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的CPI和PPI数据已经在高度和时间长度上都已经超过1989年-1990年的通胀和2008 年的通胀。而本轮美国货币超发力度远超历史上的任何阶段,过量的货币最终进入到货物价格上,必然会带来持续的高通胀。
此外,1973年-1983年的长期大幅通胀对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债市都影响深远。
在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看来,近十几年,中国整体的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逐渐与美国及全球共振,中国投资者的思维和意识也越来越纳入到全球范围,美国的通胀以及美联储的政策变化深度影响中国。
部分股票估值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整体看中国股市走势较美股弱,但是两国股市仍有较强的相关性,尤其是美国的纳斯达克和中国的创业板在产业布局上有一定的趋同性。
袁玉玮告诉,从表现上,可以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中国股市与美股去年已经很相关,今年1月后更加相关。
从市场情绪上,袁玉玮认为,现在不算很恐慌,需要注意的是,市场里还大量存在着抱团的现象,部分股票估值较高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主要风险点之一。
有观点指出,机构抱团带来的影响包括长期歪曲股票的定价,使得价格长期在泡沫区域,并保持低流动性,从而使整个市场抗风险能力急剧降低。
“此外,从机构自身来说,需要警惕在参与抱团的情况下,可能面临包括同风格因子过度暴露的量化基金因触发止损线而集体赎回的情况,或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袁玉玮告诉。
在袁玉玮看来,高频做市交易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量化投资。量化投资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优化市场流动性,而是和其它主动投资、被动投资一样,为了资本的增值。其另外一个目的是克服人的贪婪和恐惧心理,按纪律交易,来减少人的情绪带来的投资错误,以及优化工作效率。
为利率上升做准备
袁玉玮认为,价值投资、成长、宏观、量化,不同投资风格有各自擅长的场景,也有不擅长的场景。不能过度崇尚任何一个,也不能过度贬低任何一个。而在疫情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专业、理性的研判更为重要。
从个人投资者角度,最好还是选择投研实力强,业绩依赖抱团股票的比例低,历史上风控能力强、团队比较稳定的基金。
对于如何看待2022年的市场表现,袁玉玮告诉,主策略更倾向于买周期,空成长、科技。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发表的最新机构观点认为,从历史上看,美联储多次成功在不引起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收紧政策。而债市已反映经济增长放缓风险上升,如果美联储以接近市场预计的步伐加息,并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对经济无疑造成了“逆风”。
美联储可以选择放慢加息步伐,以满足两大目标——就业最大化及价格稳定。虽然美联储愿意将利率推入限制性区间,但这不表示对政策收紧或战事等经济不利因素置若罔闻,央行料将因应增长放缓情况来调整紧缩的步伐。
瑞银认为,现在难以判断美联储无法在不破坏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为通胀降温,因此,股市年内继续走高可期。但鉴于不确定性增加,可以通过对不同板块持有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总体股票进行中性的配置。投资者也应为利率上升做好准备,包括考虑价值及金融板块,因为它们一般在这种环境下能够跑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