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商用量子计算机胡润白皮书:子女教育成高净值
青苗教育集团携手胡润研究院今日联合发布《中西合璧,文化融合——2021中国国际教育白皮书》。
项目组在2021年5月至7月期间对600余位家庭总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典型高净值人群代表开展了一对一专项问卷访问形式的定量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人群:一类是子女正在或计划接受国际教育的人群,一类是本人拥有国际教育经历的人群。受访者平均家庭总资产3400万元。平均年龄36岁。49%来自中国一线%来自二三线%来自民营/私营企业,36%来自外资/合资企业,20%来自国企/国有控股企业。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疫情后,中国家长对子女出国留学的热情仍然很高,但低龄留学热降温,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意愿下降五成,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比例41%是上一年的8倍,上升到过去5年来最高,平均21岁出国留学,比上一年高出3岁。”
“中国是美国最大国际生“另一方面,留学归国趋势愈发明显,主要原因包括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国内创业环境良好、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等。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出国几年后回国发展。他们希望子女在接受国际教育后,成为独立思维者,责任担当者及问题解决者。”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不断增加,选择国内国际化学校成为新趋势。而选择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的主要原因包括安全、语言环境适应以及中国文化归属感等。”胡润补充。
子女教育成关注度最高话题
白皮书显示,“子女教育”已成为中国高净值人群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其次是“金融投资”。然而,从状态满意度评价来看,相对于家庭生活、工作、自身健康和财富拥有,子女教育满意度最低。
高净值人群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上,最看重的是“健全的人格/教养”,其次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视野、增广见闻”。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提升学历背景”的重要性几乎与“培养兴趣爱好”相当,表明高净值人群的教育观正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
国际教育进入高净值人群视野
白皮书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希望子女在接受国际教育后,成为独立思维者,责任担当者,及问题解决者。与此相应,思维能力是高净值人群希望子女从国际教育中获得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对于选择国际教育的目的,以拓展国际视野和丰富人生阅历为主,其次是有利于未来职业规划、提升外语能力和学习海外新知等。
子女出国留学,安全是家长群体首要担忧的问题
当子女出国留学时,安全是家长群体首要担忧的问题,包括社会治安、出行安全、健康问题、财产安全等,其次是语言环境适应困难以及缺乏中国文化归属感。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的《2021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在美就读国际生数量,从2019/20年的1,075,496人,到2020/21年下降至914,095人,下降15%。其中,中国留学生数量从372,532人下降至317,299人,商用量子计算机锐减15%,但中国仍是美国最大国际生对于家长群体而言,商学是最青睐的大学/研究生专业,其次是艺术/设计类,医学排在第三。而对于有国际教育经历的人群而言,最青睐的大学/研究生专业前三名分别是商学、理学和工程学。
子女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五分之一
白皮书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于子女教育规划中,子女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五分之一。低龄阶段平均每年支出预算30万元,大学阶段40万元,研究生阶段42万元。
六成留学生的花费与预期相同,三成留学生花费超出预期。娱乐活动是过半学生花费超预算的主要选择国内国际化学校成为新趋势
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获认证的国际学校总数为907所,其中包括民办国际学校535所,公立学校国际部259所。在校生规模为61万人,其中民办国际学校在校生占比75%,公立学校占比9%。国际学校中A-Level课程市场占有率为38%,AP课程市场占有率为29%,IB课程市场占有率为13%。
高净值人群在选择国际学校时,看重的因素比较综合,包括学校优质的师资团队、国际化的资源整合能力、丰富的课程体系、中西兼融的教学理念、硬件设施以及学校过往的升学成绩等。师资团队包括外籍教师的配比、学历、资质等,也包括生活、后勤老师的配备等。
在多元课程的类别中,重视自然研学课程的家长最多,其次是美育教育和体育课程。在研学课程上,生物资源知识相对更受家长欢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其次,生态环保知识第三。在美育教育上,艺术和设计类项目最受家长青睐,其次是音乐和美术。在体育课程上,球类运动较受家长青睐。其中,网球和篮球最受青睐,其次是棒球和高尔夫。
有国际教育经历的人群对国际教育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近三成表示非常满意,六成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