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热点

辉山股价暴跌的因素,为什么股票减持股价更高

时间:2021-12-20 14:59

  1:辉山乳业股价半小时暴跌90%究竟怎么了

  对于昨天辉山乳业股价的突然崩盘,外界对其中原因猜测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辉山大股东挪用30亿现金投资地产,目前资金无法收回所致。但目前对此尚没有任何官方证实。

  抵挡国际做空机构浑水发威而死死扛住股价的中国奶企辉山乳业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昨天,一直走势平稳的港股辉山乳业股价在上午11:30突然遭遇重挫,不到半个小时内就下跌了90%,股价由2.8港元附近一路直接探底至0.25港元。随后虽然股价有所反弹,但仍被紧急停牌,最终辉山乳业以股价下跌85%收盘于0.42港元。

  公开信息显示,就在辉山股价暴跌的前一天,辽宁省政府金融办刚刚组织召开了关于辉山乳业的会议,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辉山乳业有信心而不要抽贷,并提出希望能给辉山乳业四周时间,来解决拖欠部分利息的问题。

  与此同时,辽宁省金融办提出辉山乳业让出部分股权以获得足够资金,争取两周以后恢复付息能力,四周以后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另外当地政府计划通过以9000多万元购买辉山的一块土地实现为企业注入资金。据称,当时包括中国银行、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和浙商银行都表示愿意相信辉山乳业四周内能支付全部拖欠的利息。但不知为何,仅仅在协调会的次日,辉山乳业的股价突然出现暴跌。

  之前做空辉山的浑水在此次股价离奇暴跌中究竟有没有扮演角色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去年12月16日,美国做空机构浑水公司突然发布针对辉山乳业的调查报告,认为辉山乳业存在欺诈行为,甚至直接称其为“骗子”。浑水公司甚至还公开称辉山乳业估值为零。

  浑水在这份报告中称,辉山乳业过去发布的盈利有造假之嫌,此外公司还夸大了牧场的资本支出,并指公司主席杨凯涉及挪用公司资产至少1.5亿元人民币。此外,浑水还在报告中指出,辉山乳业由于其过度的而处于违约的边缘。为了显示这篇报告的真实性,浑水称已经会同多位乳品专家历时数月调查探访了35个农场和5家生产基地,甚至动用无人机进行了探查。

  对于这份极具杀伤力的报告,辉山乳业当天紧急停牌并于当晚就紧急发布澄清公告,逐条回应了浑水的报告并坚称不存在任何造假行为。辉山乳业当时直指浑水是“在沽空公司股票”,认为报告发表者可能从辉山乳业股价下跌中获利,公司保留就该报告相关事宜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

  随着澄清公告发出,辉山乳业确定下一个交易日就复牌交易。但就在复牌之际,浑水又抛出了一份报告,称辉山乳业的营收也存在欺诈现象,有大量的虚报收入。对此,辉山乳业也再度发布澄清公告。在做空机构与上市公司的两场交锋后,辉山乳业复牌首日股价并没有出现暴跌反而有所上涨,此后数日辉山的股价都以上涨报收。

  尽管辉山股价暴跌究竟与浑水做空是否相关目前尚无法确定,不过或许是巧合,明天正逢浑水做空报告出炉的第100天,由于今天和明天都恰逢股市休市日,因此昨天暴跌之日正是这100天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2:辉山乳业崩盘式暴跌的原因分析 股价暴跌背后隐藏哪些问题

  2016年12月,美国知名做空机构浑水针对辉山乳业发布报告,称辉山乳业至少从2014年开始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夸大其资产价值及负债颇多,并称该公司估值实际接近零。
公司不当一回事,应付不力。

  3:辉山乳业股票断崖下跌背后有什么隐情

  3月24日早上,在香港挂牌的东北乳品企业辉山乳业蹊跷暴跌,至0.42港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跌85%,蒸发将近300亿港元的市值。辉山乳业股票股票断崖式下跌,让人们对辉山乳业有了另一番解读。

  辉山乳业,一个存在了60多年的老品牌,在3月24日当天的港交所,上演了股价断崖式下跌的惨剧,并一举创造了港交所历史上最大的跌幅新纪录。东北地区最大的液态奶生产企业——辉山乳业总部坐落于沈阳,其厂区环境整洁大气,展现了老品牌的气场与风范。

  据资料显示:辉山乳业有70多家债权人,其中23家银行,十几家融资租赁公司,金融债权预计至少在120亿元-130亿元。3月20日,债权行突然接到辉山乳业通知,称因故无法还本付息,发酵几日后,终于引发资本市场股价的塌方。

  之后浑水公司,对于辉山乳业提出质疑,称其为骗子公司。

  针对浑水公司的报告,辉山乳业在2016年12月16日给予反驳,辉山乳业的公告声称,他们承认过去三个会计年度内向外部供应商购买超过1万吨的苜蓿草,但是,外购的苜蓿草仅仅是满足了总需求的4.3%到9.2%。

  面对浑水公司提出的资本支出诈骗行为,辉山乳业回应称:“浑水报告的计算方法有错误,浑水报告把该年度的现金流出总额除以建成农场的数量,简单的计算得出农场假设的成本,有意无视先前已付的保证金和新牧牛场的预付款项。”

  在辉山事件之后,辉山乳业债权人名单相继曝光,除了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恒丰银行以外,其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几乎全部卷入了辉山事件当中。

  浑水公司创始人卡森·布洛克在辉山乳业事件后,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我们不知道辉山乳业会停牌多久,也不知道杨凯未来会发生什么,辉山乳业再也不会回到原来接近3港元的价格了……证据表明,辉山乳业的股价被操纵了一年以上……辉山乳业的买盘主要来自于公司内部,目的是抗衡空头力量。”

  辽宁省金融办主要针对此事件问题进行说明。首先,政府帮助辉山乳业在两周内解决利息问题,4周内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其次,政府愿意斥巨资购买辉山乳业部分土地,帮助辉山渡过危机;第三,辽宁省政府要求金融机构将辉山事件列为特例,不上征信,不保全,不诉讼;第四,相关金融机构联合成立债权委员会,由最大债权人中国银行担任主席,第二大债权人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担任副主席,连同省金融办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将辉山危机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4:辉山乳业终于承认资金链断裂了,什么原因让股价一天暴跌85

  应该是美国有研究机构调查发现这个做牛奶的公司一头奶牛都没养,被曝光导致股价暴跌的。

  5:大股东减持为什么这么着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41条明确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同时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事实上,上市公司股权适度分散,无论对国有控股企业或是家族控股企业而言,可以避免“一股独大”,有利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正因如此,我国现行《证券法》及沪深股票上市规则还对大股东及公司高管合计持股比例的上限作了明确规定,即“持有上市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人”合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75%,对于公司总股本在4亿股之上的,则大股东及高管合计持股比例不得高于90%。否则,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就要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
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并不禁止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减持。从国外成熟股市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在国外,一般上市公司不仅股权较分散,而且大股东及高管减持(包括股票期权的行权)也是常态。

  6:大股东减持意味着什么

  股东减持就是指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包括大股东卖出手中股票,降低持股比例就称之为减持,这种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小散户减仓。
大股东减持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第一: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公司缺钱用用减持来补漏洞,还有一方面就是对公司的未来不看好的可能性。
第二:在牛市暴涨的情况下,重要股东减持,意味着公司股价已经被高估,出现了泡沫。
第三:就是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以及公司高管减持,是纯粹的套现,按照人家的话来讲,创业这么多年了,拿点钱出来花很正常,这句话好像我记得是某个传媒公司的老总说的,这种类型的减持,只要公司是属于朝阳产业,那么即使有波动那也是短暂的,对于长期的走势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