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白银案,沪深保证金
1:“白银案”告破!如何通过DNA技术识别一个人
8月26日,甘蒙系列杀人案嫌犯高某在白银市落网,一时间舆论哗然。高某涉嫌于1988年至2002年实施强奸杀人作案11起,杀死11人,首案距今已28年之久。恶魔终于伏法,正应了那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根据新闻报导,甘肃省公安厅通过DNA-Y染色体检验,初步比中了嫌疑人,经过指纹比对和DNA进一步比对,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高某并将其抓获。网络也传言,该案侦破契机是高某的远方堂叔犯下了行贿罪,由于其籍贯白银,警方高度重视,采集其血样后,将DNA-Y染色体检验数据与违法犯罪人员DNA库进行比对,确定该行贿人员是甘蒙系列杀人案嫌犯的家族成员,进行家系排查、筛排分析后,最终得出高某是系列杀人案凶手的结论。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DNA技术的发展,让许多积年旧案终于真相大白,其背后的原理你是否感兴趣呢
如何通过DNA技术识别一个人
芸芸众生各不相同,DNA和指纹、声音等等都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标识”,DNA是由A、T、C、G四种碱基排列而成的长链,碱基的排列顺序就是一组可遗传的“密码”。除了红细胞等少数无核细胞外,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了全套的DNA,这也为刑侦专家提供了从犯罪现场的蛛丝马迹中追缉凶徒的线索。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人和大猩猩之间的基因差别不到3%”,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差异更小,如何从这样微小的差异中判定“命案现场提取的DNA样本就是这个人的”
一个人所有染色体上全部的DNA序列信息加起来,就构成了“基因组”。在基因组里,有一些区域是高度保守的,千万年来几乎不会发生突变,人与猩猩甚至人与老鼠的这些区域序列都相差无几。而相应的,有一些区域则是高度突变的,一脉相传的血亲之间相似度较高,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之间就差得远了。破案依靠的也正是这样高度突变的区域,DNA数据库里并不会记录一个人的全基因组信息,而是只记录一些特定区段的碱基序列。
这些用于区分不同人的特定区段,被称为“基因标记”,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标记是“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STR)”,也叫“微卫星DNA(micro satellite DNA)”。人的基因组里有许许多多处不同的STR,一般由2~6个碱基构成一个核心序列,核心序列串联重复排列。对于一个特定的个体,染色体上某个特定位置的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是固定的,而对于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位置处的重复次数可能不同。举例来说,“ATCATCATCATC”就是核心序列“ATC”重复4次,而另一个人的这一位点可能重复7次。
根据概率计算,只要对13个STR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就可以将全世界的人区分开来。以目前常规用于DNA 检测的16 个STR基因座复合扩增试剂盒而言,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子之外,没有任何两个人的DNA 分型结果是一致的。
两个人之间的亲缘关系越接近,STR的契合度就越高,所以STR检测结果也是我们常听说的“亲子鉴定”的依据。同卵双胞胎的结果完全一致,父母与子女之间会有一半相同,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则更大一些。
利用STR作为探针而确立的DNA指纹图谱技术(DNA fingerprinting)是英国遗传学家Alec Jeffreys于1954年开创的,最初用于鉴定亲子关系,1987年首次被应用于连环杀人案件的侦破,如今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司法鉴定手段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DNA数据库也是英国建立的,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已经建立或初步建立了DNA数据库,数据库中一般包括这些DNA-STR信息:(1)案件现场检材;(2)各州法律所规定的犯人样本;(3)无名尸样本及失踪者亲属样本;(4)以统计分析为目的的群体样本数据。
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已经能从衣服、方向盘、餐具等嫌犯曾接触的物品上提取嫌犯的皮肤细胞,并将其中微量的DNA扩增后用于鉴定。
什么是“DNA-Y染色体检验”
我们都知道,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另1对是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男性为XY,女性为XX。
因此,Y染色体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那就是“传男不传女”。Y染色体可分为拟常染色体区和非重组区,前者可以与X染色体发生基因重组交换,后者则不会发生重组,且非重组区长度约占Y染色体的95%。因此,Y染色体在DNA鉴定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正常男性特有,在混合样品鉴定中不受女性成分的干扰;(2)父系遗传,Y 染色体的非重组区只能从父亲稳定地遗传给儿子,同一男性家系中的所有男性个体Y 染色体非重组区都是相同的,处于非重组区内的STR 位点基因分型结果一致;(3)呈单倍型遗传,对单拷贝Y-STR 基因座,每个男性个体仅有一个等位基因,如果现场检材的Y-STR 分型单个基因座上检出两条以上谱带,可提示混合样本中的男性人数。
由于Y染色体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得它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亲子鉴定、混合斑中男性成分的检测、追溯父系迁移历史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应用价值。2013年,复旦大学的科学家们正是利用Y染色体揭开了曹操的身世之谜。
由于体格、力量等原因,严重暴力案件的主要犯罪者往往是男性,法医学上对Y染色体更是极为重视,Y-STR 数据库正是对常规DNA-STR 数据库的重要补充。如果说常规DNA-STR 数据库是一种“大海捞针”的比对模式,那么Y-STR 数据库就是以一种“以点带面”的比对模式来工作的,首先比中嫌疑人所属的家系,然后在家系内进一步排查,可以极大地缩小侦查范围,提高案件侦破效率。
除了STR,还有一种名为SNP的新一代遗传标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DNA-Y染色体检验中。SNP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的缩写,是指基因组中特定位点的单个碱基的变异,多是二等位基因型,例如在甲乙两人的同一等位基因中,存在一段“AGCCT”和“AGTCT”的差异,可表明乙的3号位C碱基突变成了T碱基。SNP在人类基因组中分布广泛,目前已发现的就有约一千万个。Y染色体上的SNP位点被称为Y-SNP,具有标记数量多、突变率低、遗传稳定、扩增片段短等优势,在法医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此次白银案的侦破中,正是使用了DNA-Y染色体检验技术,通过高某的远方堂叔这一突破点,锁定了高某所在的男性家系,最终揪出了隐匿多年的杀人凶手。
2:甘肃白银案将开审事件过程
白银连环杀人嫌犯涉四宗罪被诉
辩护律师称嫌犯高承勇对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被害人家属已委托律师提民事赔偿
1988
年至2002年的14年间,甘肃省白银市9名女性和内蒙古包头市两名女性惨遭杀害,部分受害人曾遭受性侵害。距离首次作案28年后,2016年8月26
日,52岁的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白银市工业学校小卖部被警方抓获。4月24日,甘肃白银市检察院发布消息称,近日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及侮辱尸体
罪,对被告人高承勇提起公诉。
杀害11名女性
嫌犯涉四宗罪被提起公诉
1988年5月26日,白银市永丰街白银公司23岁的女职工白某被害于家中。警方勘验时发现,受害人“颈部被切开,上身共有刀伤26处”。
在白某遇害6年之后,白银陆续出现多起情节相似的残忍凶案。1994年7月27日下午2时50分许,白银供电局女性临时工石某被人杀害于其单身宿舍内,被害时年仅19岁。警方现场勘验发现,受害人“颈部被切开,上身共有刀伤36处”。
从
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间,白银市共有9名女性陆续在家中被残忍杀害,受害人中年龄最小的仅仅8岁。这些案件的特征是,凶犯大都选在白天作案,进
入所选女子居住地后进行强奸杀害或奸尸。有的死者,甚至还被刀割去器官等组织。后经警方确认,案件系同一人所为。除了白银,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也发生
过两起类似案件。
由于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残忍,不仅强奸、杀害女性,还用刀割去器官组织等,受害人中年龄最小的仅8岁,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在当地造成严重恐慌。一段时间之内,白银几所正规的中学只允许住校学生在学校上晚自习,走读生一律七点半之前回家,几乎不再有女性敢穿红衣服。
2016年8月26日上午,警方在白银市工业学校的小卖部将高承勇抓获,经初步审讯,高承勇对在1988年5月至2002年2月间实施强奸杀人作案11起、杀死11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4月24日,甘肃省白银市检察院发布消息,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及侮辱尸体罪对被告人高承勇提起公诉。
被害人家属
已委托律师提民事赔偿
1998
年11月30日,白银公司女青年崔金萍在白银家中被杀害。事发时,崔金萍的弟弟崔向平还是个高中生,崔金萍的父亲在女儿遇害后郁郁寡欢,3年多以后就因病
去世了;母亲天天以泪洗面,直到次年夏天才能下床。崔向平甚至烧掉了姐姐的所有照片,以避免勾起母亲的伤心回忆。
崔向平告诉北青报记者,从高承勇被抓到现在,他们没有见到过高承勇的家属,也没有人向他们道歉。他会向高承勇提出民事赔偿,目前已经将这件事委托给律师,律师正在处理,开庭的时候他一定会去旁听庭审。
昨天北青报记者联系了高承勇的儿子高伟(化名),他在电话里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说“抱歉,我不想回答关于这件事的任何问题。”
辩护律师
嫌犯高承勇认可指控
当地此前已经指派甘肃仁泽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爱军担任高承勇的法律援助律师。
朱爱军律师表示,从公安侦查阶段,他便接受指派介入了这个案子,他已经会见过高承勇,也跟他进行了沟通,高承勇本人同意对指派律师没有意见,“会见高承勇的时候,他没有表现出抵触情绪,非常配合,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也没有翻供。”
目
前,朱爱军还没有见到高承勇的家属,只是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过,“家属在请律师这件事上心理负担比较重,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高承勇案在当地影响很大,他
们家也距离白银不远,家属可能认为请了律师,会让人觉得是在推卸责任,当时指派的时候我也跟家属说,请律师是出于保障高承勇的辩护权利,为了控辩平衡,防
止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出现瑕疵或其他问题,并没有别的意思,但是家属还是没有签字,最终是高承勇本人签字办的手续。”
朱爱军表示,高承勇案由于涉及到强奸、性侵等隐私细节,法院将不公开开庭审理,但目前还不清楚法院是否会多案合并审理,如果会拆分审理的话,那其中未涉及隐私的部分庭审,就有公开开庭审理的可能,“目前刚到法院,一切还得等。”
“生物指纹”
锁定犯罪嫌疑人
2016年11月24日,甘肃省公安厅曾对高承勇案进行通报,根据通报,DNA和指纹成为案件告破的两大“杀手锏”。28年来,为侦破这起“世纪悬案”,警方采集指纹达23万枚,DNA排查超过10万人。
从2015年开始,甘肃省公安部门紧紧围绕现场遗留的DNA和指纹两个突破口开展破案攻坚。与此同时,甘肃省公安厅加强刑事侦查DNA库建设,对所有违法犯罪人员采集血样和指纹,并在化验分析后录入DNA库。
2015年下半年,随着DNA库建设和血样采集工作推进,高承勇的一名亲属高某某因违法犯罪被采集到血样。白银市公安局进一步排查工作将高承勇4名亲属纳入DNA采集范围。
2016年8月18日,甘肃省公安厅决定对历年采集的23万枚指纹、10余万份血样全部重新检测入库,利用DNA-Y技术,对犯罪嫌疑人DNA进行家系排查,进一步缩小侦查范围。
经对高某某审讯得知,其所在的高家位于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专案组立即兵分三路,分别对高某某、高某某父辈兄弟等家族成员、高某某家系成员分布进行排查。在排查中,专案组民警得知,有人自去年起居住在白银市一学校的小卖部里,专案组立即派出一队民警前往。
在入户调查时,民警敏锐地发现高承勇神色慌张,随后又发现其指纹和白银系列案现场遗留指纹高度相似。后警方将高承勇抓获。
3:白银案是什么,谁说一下
甘肃省白银市连环杀人案,是指从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间,在中国甘肃省白银市有9名女性惨遭入室杀害的案件,部分受害人曾遭受性侵害。凶手专挑红衣女性下手,作案手段残忍,极具隐蔽性,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经警方交叉比对证实9起案件均为同一人所为。2004年,白银市警方向外界公布详细案情,并悬赏20万人民币,希望能够取得线索,但至今案件仍未侦破。
4:白银案告破!如何通过DNA技术识别一个人?
有一部英国拍摄的影片让我看了感到惊喜,这就是根据英国真实案件改编的影片《凶手密码》。影片描述的是DNA第一次被用于处理司法案件的故事,当时是1985年,在英国,当时一名移民儿童的身世受到怀疑,借助DNA技术确认了他的身份,使母子免予被人为分隔的命运。影片重点叙述了DNA在刑事案件的首次应用,那是在1986年,当时在英格兰由于这项技术的应用使一个供认有罪的男子被发现是无辜的,并使真凶浮出水面。
令人叹为观止的DNA指纹术在司法案件的应用
影片《凶手密码》细致再现了英国应用DNA技术的一起真实的刑事案件(影片将部分当事人的线岁的琳达·曼宁的尸体被人在通往一家精神病院的路边草丛里发现。她腰部以下身体裸露,据了解是前天晚上去看朋友的路上被扼死的,死后还被人强暴过。从尸体里提取的精液表明凶手分泌遗传基因是A型带有高浓度磷酸葡萄糖变位酶(ICM)的H酶,这样的人在成人男子中只占10%。调查首先在附近一家精神病机构卡顿·海斯医院展开,但排查以失败告终,后来警察才发现他们实际上询问过那个凶手,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就是凶手。1986年7月5日下午,另一个受害者道恩·阿什沃思失踪了,她也是15岁, 是恩德比学校的学生。两天之后,在发现琳达·曼宁尸体的地方发现了阿什沃思的尸体,她被人撕成碎片,现场令人毛骨悚然。精液检验的结果表明,琳达·曼宁和道恩·阿什沃思死于同一人之手。道恩·阿什沃思遇害后,卡顿·海斯医院的一个厨房勤杂工理查德·巴克兰受到怀疑。理查德·巴克兰头脑简单,身体早熟,样子有点呆傻,有时躲在黑暗处突然跳出来吓唬妇女和年轻姑娘,因此名声很坏,当时警察排除了对他的怀疑。1986年夏天,警方将其带到警署,对他进行讯问。经过两天杂乱无章和自相矛盾的供述,最终他在供词上签了字,承认自己杀了道恩·阿什沃思。不过,经过血液检验,他不属于携带磷酸葡萄糖变位酶H酶分泌基因为A型的人。1986年11月21日,莱斯特机构的研究人员阿里·杰弗雷博士,从凶手的精液里提取DNA,然后将它与那个厨房勤杂工的血液样品相比照。他得出结论:理查德·巴克兰是无辜的。沮丧的警方随后想到一个大海捞针的办法,打算对当地男子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测试。1987年初,警察决定请该地区16岁到34岁的年轻男子献出血样和唾液,经过化验,属于A/PGM1+分泌者血型的样本则被送往内政部法庭技术室进行DNA检测。从1981年1月到9月,有4583名男子接受了检测,但警方没有获得成功。1987年8月1日那天,4个面包店的工人聚集在莱斯特酒吧喝酒,其中一个人谈到一个名叫科林·皮奇福克(Colin Pitchfork)的雇员曾经威胁他去做血液测试,生性害羞、性格软弱的他用伪造的证件,以科林·皮奇福克的名义抽取了血液样品;另一个男子也提到,皮奇福克曾经答应如果他愿意做替身去接受测试给他200英镑(合300美元),但他拒绝了。皮奇福克解释说,他因为曾被指控有不体面的暴露害怕去做测试,担心警方跟他过不去。有一个女人坐在一张桌子旁听到这个消息后,到警方报案。1987年9月19日,27岁的科林·皮奇福克在小托伦被捕。警方的计算机资料显示皮奇福克有“露阴癖”,而且曾经去过那家精神病院看过门诊。警方拘捕皮奇福克后检测了他的血样,他的血样被送到杰弗雷的实验室,DNA检测结果表明,他正是强奸并谋杀琳达·曼宁和道恩·阿什沃思的凶手。1988年1月22日,科林·皮奇福克被裁决有罪并被判终身监禁。
这部影片揭示:DNA技术在确认真正的罪犯和发现无辜者方面发挥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用,许多成功的案例对人们运用这一技术起到了鼓舞作用。在《凶手密码》这部影片中, DNA技术洗刷了一个人的犯罪嫌疑,特别是当这个人的犯罪嫌疑由其有罪的供述而得到强化时,它的意义就更加显著了。一个被告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违心承认自己的犯罪(如本案中的巴克兰,他明显是一个怯懦者),如果没有DNA技术帮了大忙,很有可能被错误定罪。因此,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律要求定罪后进行DNA检测,并且一些州已经扩充或废止了对DNA证据在哪些地方适用进行限制的法令,其他一些州也正在立法过程中”。
精确的DNA技术也会出现应用错误
在我国,古时进行确认个人身份依靠的是滴血验子的老法子,这种方法并不是靠得住的方法,但在我国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却成为司法中进行人身识别的常用方法。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云:“按陈业滴血,见《汝南先贤传》,则自汉已有此说。”即使在古时,亦已认识到滴血之法不是可靠的办法。纪昀转述诸老吏的说法曰:“骨肉滴血必相合,论其常也。或冬月以器置冰雪上,冻使极冷;或夏月以盐醋拭器,使有酸咸之味:则所滴之血,入器即凝,虽至亲亦不合。故滴血不足为信谳。”由于个人人身识别在许多案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定错了,案件的认定和处理就很有可能跟着一起错。
在当代,个人识别依靠DNA检测,DNA鉴定技术(又称DNA指纹术)是公认的较为精确的技术,在个人识别方面被认为无可争议。有人称DNA的发现是科学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在科学史上是世纪性标志。DNA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也是革命性的。美国哲学教授苏珊·哈克就美国刑事司法中该技术的应用评价说:“当半个世纪前DNA首次被鉴定为基因物质时,谁能够想象到,DNA分析现在会在刑事司法审判系统以及公众对法律的理解中扮演这种角色呢即使是20年前,法庭科学家仅仅能够断定一个血样是否是人的或动物的、雄性的或雌性的,并且,如果是人的,那么是哪种血型——在美国人中,拥有最少见血型的人有3%,血型最普通的占43%。DNA分析已经使得更加精确的鉴定成为可能(据称,美国联邦调查局实验室推测,将莱温斯基裙子上的污迹与克林顿的精液随机匹配的可能性有7.87万亿分之一)。美国于1986年将其首次引入刑事案件,它将司法审判公正的威力变得相当惊人,截至2002年春,DNA检测使得超过100名的囚犯被证明无罪,包括相当数量的死囚区的囚犯在内。”
不过,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抱有足够的警惕的同时,对于科学技术手段形成的鉴定意见也不能不加警惕的照单全收。DNA鉴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STR分型,就是平时所称DNA检验,能够对人进行个体识别,进行同一认定;二是线粒体DNA测序,不能同一认定,可用于否定,不可用于肯定。不了解DNA检测的基本知识,就有可能在采择证据时有所失误。更为致命的是,DNA技术虽为较为精确的技术,但鉴定人员缺乏责任心,鉴定工作缺乏精确性,甚至迎合性地为委托方提供其期待的意见,再精确的技术也不能必然保证有精确的结论。在美国,1989年卡斯特罗案件中威尔玛·庞塞与其两岁幼女双双被刺死,嫌疑人卡斯特罗被捕,警察在他的手表上发现了血渍,该血渍的DNA图谱显示与被害人的相符,不过,此案在预审中发现许多实验过程的错误:未进行种属实验,额外的谱带未被报告,对女儿的检测结果显示了额外的未被报告的谱带,受到污染的探针被重复使用却没有被记录,相互差距高于标准偏差三倍的谱带仍被标为匹配,未按照规定进行盲测,没有使用阴性对照或没有记录对照样品来源。这些因素造成DNA证据失去证据能力。
在我国,也发现多起DNA检测错误,引起社会广泛瞩目的河北李久明、山西岳兔元案件的DNA鉴定皆有失误。还有其他一些不如这些案件知名的案件,也已经发现存在DNA鉴定的错误。例如新疆曾经发生一起离奇案件:2004年7月13日,雷香国失踪,雷香国的家人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后又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7月24日中午,雷香国的姐姐雷红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来电说哈拉玉宫乡的一条水渠里发现了一具男尸,由于没人报案和认领,已经埋掉,死者外形与报纸刊登的照片相像。雷红立即与库尔勒市公安局联系,前去辨认尸体。那具尸体在水中浸泡变形,埋入地下后又浑身是土,挖出来已难以辨认,雷香国的父亲雷伍富见到尸体后感到发型确实很像,但很难确定是否是其儿子。当晚警方对尸体进行解剖,库尔勒市公安局还通知雷伍富抽血,以便对无名尸体进行DNA鉴定。2004年8月24日,库尔勒市公安局下达的《鉴定结论通知书》称“有关人员对无名尸体与雷伍富血样,进行了DNA及无名尸体胃内容物鉴定,鉴定结论是无名尸体与雷伍富有血缘关系,累积亲权概率为99%,无名尸体胃内无有毒物质”。8月30日,雷伍富正式接到库尔勒市公安局的《鉴定结论通知书》,结论是“溺水死亡”。但警方并没有得出雷香国是否他杀的结论。2004年9月3日,巴州公安局刑侦支队在法医再次检验后,出具《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尸体被火化。雷红怀疑弟弟的死跟一个叫苗苗的女人有关系,并提出疑问“我弟弟不会游泳,怎么会溺水死亡呢”从雷香国手机通话记录中,雷红发现雷香国出事当晚确实找过苗苗,此后再没人见过他。雷红向库尔勒市公安局递交一份材料,请求警方调查。2004年9月19日,苗苗在乌鲁木齐市整容,准备与其母外逃,被库尔勒市公安局抓获。苗苗的父亲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也被抓获。令警方大跌眼镜的是,苗苗不仅交代了杀害雷香国的事实,还说出埋尸地点。2004年10月9日,警方在库尉公路一处戈壁滩挖出尸体,通知雷伍富前去抽血采样,雷香国的母亲也被采了血样。雷伍富和雷红还参加了死者衣物辨认,确认白色T恤、黑色裤子、黑色皮鞋,都是雷香国那天出门所穿,另外,雷香国的一根带玉的红绳也在。2005年1月6日,库尔勒市公安局下达《鉴定结论通知书》,结论是“雷香国尸体与其母施昌会的mtDNAHV区碱基序列一致”。鉴定结论认定这具尸体是雷香国,从而否认以前那具男尸是雷香国。为何两具尸体被鉴定为同一个人库尔勒市公安局声称是机器故障,后来又说是样品受到了污染。
为什么会出现DNA检测的错误
原因是技术方法本身是可错的,苏珊·哈克提醒说:“警察以及实验室,都是可错的。例如,有时样本并不是被盲目呈现的,而是以一种期望得到肯定性证明的方式被提呈的。而且,DNA分析排除嫌疑人比识别犯罪人有更大的确定性,识别后者有时需要关于参考类别的机警假设。因此,我们几乎不奇怪于DNA证据不但是一种强大有力的证明无罪和鉴定有罪的工具,而且也具有非常令人迷惑的可能性(正如辛普森告诉我们大家的)。”DNA技术的可错性再加上其他因素,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错误,这些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检材受到污染。由于对检材保管疏忽大意,依据受到污染的检材进行检测就难免偏离事实真相,形成检测结果的错误。苏珊·哈克指出:“假定检测是被严格进行的,一个无辜的被告人将不会与犯罪人有相同的DNA,但一个更低的却不容忽视的可能性就是实验室犯了错误或者样品被污染了。”
二是检测人员提供迎合性鉴定意见,DNA检测和其他鉴定一样,鉴定人员应当以科学态度为之,不能“友情鉴定”,但鉴定人员属于指派机关或者与指派机关属于同一系统的同体意识和长期接受同一委托单位的固定客户关系,会使个别鉴定机构及其人员丧失科学精神,从而提供迎合委托方或者指派者意愿的鉴定意见。不幸的是,鉴定人员不恪守客观原因的现象并非个别,检测室成为炮制证据的场所也非止一家,当鉴定人员不再固有科学精神的时候,“科学证据”也就不再科学。
三是人为疏失。2003年11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法庭DNA证据研讨会上,有专家坦言:我国一些地区的公安司法机关,在DNA鉴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安全有效使用这项技术受到限制。DNA技术虽然具有高度精确性,但其本身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客观证据,需要由鉴定人进行采样、实验、对比、分析及数据解释,然后才能得出结果。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降低DNA证据的准确性,造成DNA证据不但无助于确认真相,反而会导致错案发生。此外,有人故意布局来迷惑办案人员,诱使其得出错误结论。更令人担忧的是,已经发生有人利用DNA技术为自己脱罪,在美国密尔沃基市,安东宁·特纳被指控犯强奸罪,正在羁押中等待审判,就在其羁押期间,狱外发生另一起谋杀案。警方搜集到的证据证明这两起案件的实物证据的DNA图谱完全相同。似乎证明安东宁·特纳是无辜的。后来查明,安东宁·特纳将精液样本投送出监,其亲属花了50美元收买一个女子,让她声称被强奸且白日多人围奸,安东宁·特纳试图用这种方法误导侦查人员,为自己赢得无罪判决。DNA既可转移来为自己脱罪,也可转移用来陷害他人,无心造成的转移也会使无辜的人陷入讼累,办案人员若缺乏明察,盲从DNA鉴定意见,就可能造成冤枉无辜或者放纵罪犯的结果。
由于担心陪审团会被误导,一位加拿大法官“不允许DNA专家去证明随机匹配的可能性——害怕陪审团将会根据这种可能性简单地认为被告人是有罪的而不是将之与其他证据一同考虑”。但是,更多的人对DNA证据抱有一种不加警惕的迷信态度。在我国,直到现在,警告DNA鉴定可能存在错误的声音还不够响亮,错案就潜伏在对这种“科学证据”的迷信和盲从之中。二力河蟹相信,把在中国居住的居民DNA全部录取,登记在公安系统,不论什么案件都可以轻松破解。
5:炒股开户需要什么条件
炒股开户,有以下几个步骤:
1、开户
本人带身份证,90元钱,到你最方便的一家证券营业部开户,办股东卡。记住你的账户号码、密码(钱转出要用到这个密码)。
2、办银行卡
在证券营业部指定的银行开户,记住密码(钱转入要用到这个密码),存入你要炒股的资金,签订第三方委托协议、权证交易协议。
3、银证转帐
按照证券营业部给你的一张说明,打电话把你存在银行的炒股资金转到你的股票账户上。
4、交易软件
按照证券营业部所属的证券公司,股票交易软件和行情软件,安装到你办公室、宿舍、家里的任何几台电脑中。例如,你是招商证券开户,就到招商证券的网站股票软件。
5、开始交易
进入交易软件,开始交易。点击“股票交易”,填写营业部、股票帐号、密码,就可以进入交易程序了。
输入股票代码、多少股、多少钱,“确定”,就可以等待交易成功了。
注意:股票买入最低100股、或者100股的倍数。现在最便宜的股票也是2元多,加上0.5%的手续费,得300元以上就可以。股票新手不要急于入市,先多学点东西,可以网上模拟炒股(推荐游侠股市)先了解下基本东西,对入门学习、锻炼实战技巧很有帮助。
上海的股票(代码是60开头),开户、电话转入资金的第二天,才可以交易;深圳的股票(代码是00开头),你开户、转入资金的当天就可以交易。
国内股市是T+1制度,即当天买入的股票要下个交易日才能卖出,当天卖出股票后的钱,马上就可以再买入股票,但要下个交易日才能转到银行卡上。
6:手机炒股需要开户吗
手机炒股需要开户
网上直接开户的步骤如下:
1.首先通过证券进入网上开户界面
2.点击右边的马上开户开股票户,然后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进入正式开户。
3.上传事先准备好的头像照片和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大小不要超过5MB,头像照片要求不能是证件照,要看得清楚脸不能戴帽子和墨镜也不能处理过,身份证照片不能有反光。
4.系统会自动识别信息,发现错误的地方要及时更正。
5.与见证人员进行视频见证,回答几个问题核实信息即可。
6.选择开通的股东账户,签署相关协议。这一步中协议需要仔细阅读并打勾签署。
7.设置交易密码和资金密码,这个密码很重要一定要记住。
8.选择三方存管银行并且输入银行卡号和银行卡密码。
9.三方存管支持的银行可以参照系统右上角的常见问题查看。
10.完成风险测评和回访问卷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 上一篇:华南城股票最新消息,华南城合理股价
- 下一篇:股市有多少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