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开源证券:医美市场疫情后更具生命力 产品矩阵
2009年以来我国医美渗透率处于高速提升状态,但2018年中国医美每千人诊疗次数仅为日本的一半,韩国的六分之一,随着大众对医美接受度的提升,预期中国医美市场潜力还较为广阔。在现代文化受到互联网深度冲击以及“Z世代”逐渐成熟的背景下,“颜值经济”逐渐盛行并成为我国新经济、新消费的主导力量,有“变美”需求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总体来看,中国医美行业表现出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在消费者层面,中国医美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伴随着近年来国人医美意识逐渐觉醒,医美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加大;在产品端,目前国内轻医美流行,注射类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在机构端,国内医美服务市场由民营机构主导,行业集中度较低,合规化程度有待提高。
2、医美产品中水光针、再生类、胶原蛋白和光电类医美设备更具潜力
玻尿酸在医美领域的终端产品可划分为填充剂与水光针两类,目前国内玻尿酸填充剂产品较多,竞争激烈;水光针起源于法国中胚层疗法,复配型水光针在国内的审批难度大、临床成本高,是目前水光针市场的主要竞争壁垒,已获批的产品较有竞争力。再生类医美和胶原蛋白产品属于在我国新兴起的板块,行业发展迅速。光电类医美产品具有无创或微创、快速恢复等特点,用户接受度高,在我国渗透率不断提升。
3、回顾美韩医美市场发展历程,探寻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美国的医美行业起步于一战期间,二战之后美国经济腾飞,医美行业迅速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医美市场受到严重冲击,直至2011年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医美市场开始复苏,但早在1997年美国人对整容手术便已普遍认可并包容。韩国经济自 1962 年从朝鲜战争中恢复过后,韩国政府全力发展经济,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消费能力的提升与整形技术的发展。但在历经金融危机的时期,韩国医美市场表现与美国并不一致。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出现,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但就业竞争导致整容热潮,首尔江南区整容一条街便始于此。
4、关注我国产品矩阵布局较全的医美企业
国内药企在2012年开始的医保控费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在向医美行业拓展业务。例如,昊海生科通过自主研发进入国内玻尿酸市场并成为龙头;四环医药代理韩国Hugel的肉毒素产品乐提葆;复星医药成立复锐医疗科技,复锐医疗科技收购以色列能量源医美器械公司Alma Lasers;华东医药收购英国Sinclair并在国内上市再生类产品伊妍仕少女针等。
我们建议关注产品矩阵布局较全的医美企业,具备持续发展潜力,会在医美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受益,推荐标的:华东医药、昊海生科、复锐医疗科技;受益标的:爱美客、华熙生物、四环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