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基建“资金箱”不断增量扩围 重大项目正加快形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再新增3000亿元以上,支持领域也进一步扩大,在此前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等基础上,将老旧小区改造、省级高速公路等纳入。此外,金融工具的实施主体进一步增加,继国开行、农发行之后,9月2日,进出口银行获批设立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公司并完成首笔基金投放。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下一步,将督促已经获得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加快开工准备和要素保障,按照施工进度,有序支付使用资金,确保尽快开工建设,在三季度末之前,也就是9月底前,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货币政策积极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将金融资源更多向投资端倾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料将成为三、四季度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与金融政策协同发力,财政部门也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加大力度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已累计发行专项债券3.52万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
为进一步发挥专项债稳增长、促投资作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各地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记者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组织地方报送并筛选形成了今年新的一批准备项目清单,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各个地方结合项目的轻重缓急程度和前期工作情况,抓紧从准备项目清单中选择项目安排发行债券。
业内表示,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是增量政策工具落地的一个重要表现,叠加其他增量政策工具,将对接下来的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表示,下一步,将督促各方面抓住今年三季度施工黄金期,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尽快发挥投资的效益,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协调配合,共同发力。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目前基建项目有储备,资金支持有保障,落地情况有望改善,下半年基建增速有望维持高位、甚至续创新高。国盛证券研报指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将高于去年增长水平,在稳增长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