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牧原、正邦、唐人神 猪企“跨界”光伏是噱头?
正邦科技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签订了《“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就投资开发光优、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项目建设等方面建立合作,预计投资金额400亿。
江西省龙南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项目公示的中标结果来看,国家电投集团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为20亿元,租金报价为4元/平方米/年。
正邦科技账面货币资金30.73亿、短期负债121.48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0.11亿,相比之下,“2.3亿元”的租金对于缓解资金压力来说杯水车薪。
因此,如果只是将正邦科技与国家电投的本次合作看做“纾困”可能有失偏颇。
长远来看,项目完成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能够帮助正邦科技节约用电成本,还可以将光伏等新能源减排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出售,在碳交易中获取长期经济收益。就像特斯拉为什么能够在2020年扭亏为盈,正是仰仗出售碳排放额度带来的16亿美元利润,卖车赔钱、卖碳排放额度赚钱已成为它的核心盈利模式。
随着未来国内的碳交易市场逐渐活跃,正邦科技或许也能通过碳交易的收入来平滑猪周期的影响。
是资源整合,也是资源再利用
总资产不过419亿、净资产才13亿的正邦科技,为何能吸引国家电投与之合作,并设下投资建设400亿的目标?
事实上,自去年“碳中和”目标明确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华能、华电、大唐以及国家电投五大发电集团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启“圈地运动”,拿下多个新能源发电项目。
根据国家电投的“十四五”新增新能源装机规划,集团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70GW。
和正邦科技合作的1000万千瓦,即10GW的目标,正是国家电投的重要落子。
对于各大发电集团来说,猪企有着丰富的屋顶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值得合作的对象,加上猪企自身用电量大、面临“碳中和”目标的压力,还有碳交易的盈利空间摆在前面,双方合作布局新能源也就不难理解了。
今年4月,天邦股份也与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多个维度开展合作;5月,牧原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公司在猪舍和屠宰厂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内乡牧原肉食光伏项目已投入运行;6月,唐人神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龙华农牧部分猪场已在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并已运行。目前公司正与部分能源单位初步接触洽谈相关事项,盘活屋顶闲置资源。
猪企和电企联合布局新能源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风尚”。
与养殖类似,造纸、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物流园等行业公司也成为电力集团合作的对象,在“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未来或许能看到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能源发电项目中来。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企业并不能被视为“跨界”光伏或者风电,一方面这些企业并没有加入到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当中去,只是在盘活自身的资源;另一方面发电固然能够带来收益,但对于企业来说,只是占比较少的一部分,根基仍是主业。因此,投资者需要对一些跨界新能源的主题炒作保持警惕。
- 上一篇:国君策略:乐观者定价与推土机行情
- 下一篇:花旗银行外汇主管离开银行担任数字资产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