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兴业县:“边远山区也能办好教育”继续奔跑

时间:2022-08-01 12:16

  民生为本,教育先行。随着兴业县教育面貌不断地提质扩容、提档升级,当地群众对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期望,正在成为现实——近期,兴业县党委政府提出,力争在2023年前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

  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走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实现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接班力量。兴业县委书记陆金学表示。从2015年至今,该县共筹集并投入教育经费12.51亿元,供给教育用地612.68亩,新、迁建11所学校和改扩建一大批学校,全县新增学位1.36万个。

  从率先在全区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到谋划启动优质均衡发展,兴业县在实现边远山区也能办好教育的新征程上继续奔跑。

  优布局——提档升级消除大班额

  兴业县始终聚焦民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优先规划、科学布局,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校园建设,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兴业县城区人口不断增加。为缓解城区学校学位压力,该县投入6500万元在城南片区兴建新学校。2021年8月,一所漂亮的新学校——城南小学投入使用。

  这所占地30多亩的学校,是一所标准化的校园,教学、生活、运动分区动静有序,设有食堂、学生宿舍、塑胶跑道等。此外,还隐藏着许多远观不足以了解的细微用心之处:云黑板、一体式广播,照明用的是护眼灯,孩子们使用的是可升降的课桌椅……

  这里靠近高铁站,周边规划有好几个小区。学校就是为这些孩子们配套建设的。校长梁嗣银说。学校首批招生后,不但实现了对县城其他小学的分流,还吸收了附近一所村小学合并办学。

  新建学校实现了学位的扩容提质,老学校经过扩建改造、提档升级,同样可以帮助分流。地处县城边上的石南镇六联小学,学生最少时不足百人,如今每班30多人、全校超过200人,为建校以来最大规模。入学人数的攀升,缘于近年投入加大,校园环境改善、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紧邻县城的葵阳镇。

  通过新建一批、调整一批、规范一批等措施,班额控制在小学45人、初中50人以内,全县已经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县教育局局长莫晓表示。

  办好学——在家门口就读优质校

  位于县城城西片区的老乡家园,安置搬迁建档立卡脱贫户5617人。如何高质量书写易地安置下半篇?兴业县以做好教育保障为起笔,同步规划,相继高标准建起了幼儿园、小学和完全中学,老乡子女在5分钟路程内可以就读各学段。

  老乡家园门口就是好学校。走进这里的城西小学,只闻书声琅琅,孩子们活泼可爱又谦恭礼让。学校900多名学生中,一半来自老乡家园。现代化的校园里,有200米塑胶跑道、五人制足球场,各类功能室齐全,开设有艺术、科技、创客等各类课程、活动。县里提出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我们城西小学就是生动的注脚。校长李世贵说。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兴业县早谋划、早行动,摸清底数,制订清单,一校一案针对性开展工作。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小平山镇大坡小学,是距离县城70多公里大容山下的一座麻雀小学,近年来硬件投入超过500万元,建起了新的教学楼,有了食堂、标准化运动场地;大平山镇关爱学校,新建了五人制足球场,开起了足球课,新落成的食堂也让学生就餐不再拥塞……

  优质建设,是兴业县城乡中小学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