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知网“革面”
中国知网宣布,即日起将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则通过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定机构提供个人查重服务。
武汉理工大学曾就中国知网涨价问题发布过相关说明:“自2000年起,知网的订阅费每年都会涨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涨幅达132.86%,年均涨幅18.98%”
期满后知网数据库随时可能终断北大的访问服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回复媒体网上留言时表示:“已关注到各方面反映的知网涉嫌垄断问题,正在依法开展相关工作。
知网在高校市场上的占有率是100%,90%以上的中国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下载来自知网。2021年,知网的个人读者超过2亿人,日均访问量达1600万余人次,全文下载量达到23.3亿余篇。
知网是否构成垄断?按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相比之前的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知网存在更多的争议,比如其究竟算是学术文献服务领域还是知识付费领域,是否拥有市场支配地位,以及是否滥用了支配地位等。《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等行为。
如果知网订阅费的涨价和论文查重价格高于市场价等行为被认定垄断,又将处以怎样的处罚?参考“处罚上一年的销售额1%-10%”的规定,以知网2021年12.89亿元的营收计算,罚款为1289万元到1.289亿元之间。考虑到知网没有更具体的案例来参考,一切还要等具体的判决下来。
但从知网对个人论文查重“知错就改”的变化来看,其可以改进的空间应该还不小。
此前,武汉大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孙晋曾对媒体表示,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学术资源的集中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这并不代表学术数据库可以无限的扩张和随意的滥用市场地位。学术文献汇集了人类智力成果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能比一般商品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造成的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