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印度或将考虑限制大米出口 农业种业(600313.SH)飙
有报道称印度方面或将考虑限制大米出口的可能性。而后,又有消息称,泰国据悉想与越南联手提高大米价格,以提高他们在世界市场的议价能力。
包括阿根廷、哈萨克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摩洛哥、土耳其、匈牙利在内,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粮食的出口限制令,品类包括小麦、玉米、面粉、西红柿、植物油、豆类等。
今年2月,印度预计全年小麦产量可达创纪录的1.11亿吨,当时印度商业部长甚至发出豪言:“印度农民正养活全世界”。但受高温天气影响,这一立场很快改变。预计今年小麦收成受高温影响预计将减产6%。
此外,为了遏制不断飙升的汽油价格,美国、巴西等不少国家宣布扩大使用生物燃料。如美国环境保护署于4月29日发布紧急豁免,允许在美国各地销售含有高达15%乙醇的汽油。大批粮食变燃料间接助推粮价上涨,也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拉响了粮食警报,对中国影响大吗?
按照国际标准,一国粮食储备量应占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18%,而我国主粮储备体量大致相当于国际双倍标准。国内主要粮食的库存绝对水平均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供给有支撑。
2021年我国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合计净进口占当年产量的23.6%,方正证券表示,这个数字虽然不算低,但是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根据估算,剔除大豆后,中国粮食净进口占当前产量的比例为5%左右,中国大米、小麦和玉米对海外进口依赖度低。相较而言,大豆及油脂类价格上行对我国影响更为直接。另外,还需同时警惕猪周期和饲料问题带来的潜在影响,通胀有传导至粮油、猪肉、蛋、奶等更广泛食品领域的可能。
站在当前时点,开源证券指出,2022年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或将维持高位运行,粮价易涨难降,景气度将向上游传导。结合国内种业振兴大背景下,我国种业发展格局或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需求场景及需求规模庞大且完善,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具有优异育种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个阶段脱颖而出,并有望在一段时间内享受政策红利。